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公募基金改革,强化业绩比较基准要求和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将推动公募基金对银行股配置需求系统性提升,银行股交易活跃度和估值水平有望提升[2][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动方案举措 - 共提出25条举措,督促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2] - 强化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业绩对比作用、考核作为、约束力,包括推行浮动管理费率收取模式、引入考核体系、建立薪酬管理机制等,使公募基金资产配置向业绩比较基准收敛[3] - 提出对基金投资业绩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鼓励推出更多中低波动含权型产品[5] 银行股现状 - 2025Q1末,以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为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募基金股票投资市值分别为3.8万亿元、4635亿元和1530亿元;截至2025年4月30日,银行股在沪深300中的权重为13.8%,2024年末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对A股上市银行的配置仅占其持仓市值的2.97%,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对绝大多数银行股目前都处于低配状态[3] - 当前A股上市银行的PB估值(算术平均)仅0.62倍,股息率(算术平均)为4.32%[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占比主要基准指数权重高、主动资金严重低配、基本面扎实的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8] - 建议关注短期因基本面稍有瑕疵被主动资金低配的高股息、低估值银行,如浙商银行、光大银行等[8] - 建议关注区位经济发展景气、信贷扩张动能强、业绩确定性较高的区域性银行,包括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的银行如重庆地区银行、山东地区银行、西安银行,以及可转债已接近强赎线的银行如杭州银行、南京银行[8]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出台,银行股配置需求有望系统性提升
华福证券·2025-05-11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