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政策引导下,债券市场“科技板”将加速构建,科创债发行规模或明显放量,可积极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政解读:拓宽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完善发行、信披与增信制度 - 2025年3月至5月,央行、证监会等多部门发布多项政策,债券市场“科技板”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7] - 新政拓宽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及募集资金投向范围,新增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支持其发行债券专项用于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8] - 新政优化完善科创债发行条款,赋予发行人更多选择权,使其能发行更符合自身需求的债券,匹配资金使用需求 [11] - 新政优化科创债发行审核安排,简化信息披露要求,交易所与交易商协会均开通“绿色通道”,提升融资效率 [11] - 新政鼓励引导加大对科创债的投资力度,交易所支持创设相关资管产品和ETF,交易商协会鼓励引入投资人、引导做市商交易,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 [14] - 新政完善科创债风险分担机制,交易商协会提出加大政策性工具支持力度等创新机制,助力提升市场认可度 [15] 政策回顾:市场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为构建债市“科技板”奠定基础 - 2022 - 2024年,证监会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从发行、交易、监管等角度完善科创债市场制度建设,激发多元主体发行活力 [4] 市场动态:科创债存续余额近两万亿,以中高等级央国企为主 - 截至目前,科创债存续1982只,余额1.98万亿元;截至2025年5月9日,累计发行2795只,规模约2.73万亿元 [20] - 企业性质上,央国企债券占九成以上,国企、央企所发债券余额分别占53%、41% [20] - 期限上,剩余期限在3年以内的占六成以上,1年以内、1 - 3年、3 - 5年区间的债券余额分别占20%、45%、24% [20][21] - 行业分布上,建筑装饰、城投、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规模均在千亿以上,计算机、通信等行业规模较小 [23] - 区域分布上,集中于北京、广东等多地,规模均超千亿,与区域科创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深度关联 [26] - 评级方面,以中高等级发行主体为主,主体评级在AAA的债券余额占87%,隐含评级在AA+及以上的债券余额占66% [28]
“科创债”新政了解一下
华创证券·2025-05-12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