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北证A股256家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承压,受外部需求疲软及成本端压力等因素影响,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结构上呈现显著分化,部分公司展现出较强抗周期能力 [6] - 2025年Q1北交所营收端持续边际改善,结束2024年整体下滑态势,各行业中部分公司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 [6] - 建议关注一季度业绩增速领先的轻工制造、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关注半导体、军工、AI、卫星互联网等赛道的国产替代进程与技术突破型企业,以及具备业绩修复潜力的消费细分领域标的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北证A股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北证A股256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1808.45亿元,同比下滑2.28%;归母净利润110.30亿元,同比降幅达22.40%;扣非净利润93.96亿元,同比-22.84%。174家公司营收正增长,56家增速超20%、11家超50%;220家扣非净利润为正的公司中,116家实现同比增长,60家增速超20% [6][13] - 2024年北证A股市场中,营业总收入超10亿元的上市公司增至31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家;归母净利润超1亿的公司有2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归母净利润超5000万元的公司共计92家,同比减少9家 [14] - 2025年Q1北证A股256家公司营业总收入403.58亿元,同比增长5.83%;归母净利润26.12亿元,同比-7.50%;扣非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4.31%。162家公司营收增长,78家增速超20%;205家扣非净利润为正的公司中,122家实现增长、91家增速超20% [6][21] - 2025年Q1北证A股市场中,营业总收入超2.5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29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家;归母净利润超2500万元的公司有26家,同比增加2家;归母净利润超1000万元的公司共计95家,同比减少9家 [23] 北证A股整体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北证A股的市盈率(PE TTM)为45.31倍,中位数达到18.55倍,科创50的PE(TTM)为63.08倍,创业板指的PE(TTM)为25.64倍,北证50成分股的PE(TTM)为45.31倍,介于科创50和创业板指之间 [27] 北交所分行业业绩情况 轻工制造行业 - 2025年Q1轻工制造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的个股占比高达44.44%,龙竹科技、民士达、佳合科技、宏裕包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8.51%、49.92%、48.81%、34.46% [28] - 2024年泰鹏智能、美之高、龙竹科技、方大新材出口营收占比分别为93.43%、86.69%、78.42%、59.62% [28] - 2024年佳合科技、龙竹科技、民士达、方大新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分别为64.07%、61.96%、23.14%、13.62% [31] 机械设备行业 - 2025年Q1机械设备行业中2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20%,鼎智科技、同惠电子、万通液压、同力股份、基康仪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35.75%、125.39%、60.71%、58.45%、44.91% [32] - 2024年浩淼科技、铁大科技、万通液压等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显著同比增长 [35] 汽车行业 - 2025年Q1汽车行业中部分公司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三祥科技、林泰新材、华洋赛车等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20.92%、287.62%、161.79%等 [37] - 2024年泰德股份、德众汽车、林泰新材等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 [38] 投资策略 - 关注一季度业绩增速领先的轻工制造、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从中优选高景气新质生产力标的及具备竞争优势的细分子龙头企业 [6][42] - 关注半导体、军工、AI、卫星互联网等赛道的国产替代进程与技术突破型企业,其自主领航能力有望带来估值与业绩的双重提升 [6][42] - 关注具备业绩修复潜力的消费细分领域标的,受益于政策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导向,北交所消费产业链相关企业需求端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6][42]
北交所2024年报、2025一季报业绩综述:25年Q1营收持续边际改善,关注一季报超预期板块
东莞证券·2025-05-12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