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猪周期发生变化但依旧存在,非洲猪瘟后猪价出现2轮快速涨跌,受行业生产效率提升、疫病扰动等因素影响 [15] - 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随利润和预期波动,亏损使能繁母猪去化,去化速度与资金情况有关,集团企业对行情前瞻性好,亏损期抗压强 [18] - 行业加速规模化使猪周期可能拉长,但价格波动仍高,我国处于加速规模化进程 [19] - 周期高点规模化企业盈利400多元/头,一轮周期行业平均盈利250元/头左右,头部企业有超额盈利 [36] - 直接数据指引生猪产能和猪价趋势,产业链数据辅助验证,观测能繁母猪存栏可判断未来产能和猪价,但其指标相关性因生产效率等因素减弱 [38][40] - 猪价和养殖利润是预判存栏变化的前置指标,仔猪价格反映补栏需求和对未来猪价预期 [48] - 生猪体重反映饲养意愿和库存水平,标肥价差影响压栏积极性,冻品库存反映屠宰行业预期和对供给的影响 [55] - 屠宰量是供给和消费指标,白毛价差反映下游消费承接能力,鲜销率反映下游消费能力和屠宰场库存累积情况 [65] - 规模化上市猪企有成长空间,资金、资产情况决定扩张和经营安全性,成本优势使优质企业可能脱颖而出 [70] - 猪周期中能繁母猪加速去化期和猪价上涨初期是板块盈利阶段,周期+成长是生猪养殖行业投资核心逻辑,包括左侧买产能去化、右侧买价格提升的Beta逻辑,以及低成本优质扩张的Alpha逻辑 [74]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生猪养殖生产特性与猪周期规律 - 生猪生长速度无法加快,从能繁母猪配种到生产需10个月,补充后备母猪时间更长,猪价指导生产,养殖户决策有滞后性,盈利增产、亏损减产,亏损时间越长产能去化越充分,非瘟前周期上行约2年 [5] - 2006年以来经历4轮猪周期,呈现规律性,上下行年份合计约4年,各约2年,价格上涨多在Q2,猪价弹性充足,周期平均行业盈利且中枢上移,底部常呈W形态 [11] - 非洲猪瘟后猪价出现2轮快速涨跌,上行时长分别为5个月和4个月,2022年下行时长16个月,受行业生产效率提升、疫病扰动等因素影响 [15] 能繁母猪存栏与行业主体特点 - 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随利润和预期波动,亏损时环比减少,去化速度与资金情况有关,亏损时间越长去化幅度越深,集团企业对行情前瞻性好,可能在周期底部扩产,亏损期抗压能力优于散户 [18] 美国猪周期与我国行业规模化 - 美国猪周期在行业加速规模化进程中长度可能拉长,但价格波动幅度仍高,我国处于加速规模化过程 [19] 行业盈利水平 - 周期高点规模化企业盈利400多元/头,优质企业单头利润有超额,一轮周期行业平均盈利250元/头左右,头部企业有超额 [36] 生猪产能和猪价相关指标 - 直接数据如官方和第三方能繁母猪存栏、仔猪存栏等指引趋势,产业链数据如饲料、动保疫苗等和价格辅助验证,前置指标包括母猪、仔猪、存栏、疫苗相关,同步指标有猪价、冻品库存、体重、鲜销率,滞后指标有月度屠宰量、育肥料、出栏量 [38] - 观测能繁母猪存栏可判断未来产能和猪价,前移10月与猪价对照较好,但因生产效率等因素,能繁母猪指标相关性减弱 [40] - 我国生猪养殖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月度生产效率受季节性和疫病影响,仔猪变化趋势对6个月猪价产能指引有效性强但前瞻性低于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栏量可判断未来供给变化,饲料数据也可判断趋势 [45] - 猪价和养殖利润是预判存栏变化的前置指标,亏损驱动去产能,盈利驱动扩产,仔猪价格反映补栏需求和对未来猪价预期 [48] - 生猪体重反映短期饲养意愿和库存水平,上涨为累库、下跌为去库,反映对未来猪价预期、季节性和疫病情况;标肥价差影响压栏积极性,走阔利于压栏和猪价上涨;冻品库存占比小但反映屠宰行业预期和对供给的影响 [55] - 屠宰量是供给和消费指标,结合猪价分析,白毛价差反映下游消费承接能力,鲜销率反映下游消费能力和屠宰场库存累积情况 [65] 上市猪企情况 - 部分上市猪企出栏量有变化,规模化程度依旧,有成长空间,资金、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情况决定扩张和经营安全性,行业成本方差大,成本优势使优质企业可能脱颖而出 [67][70] 生猪养殖行业投资逻辑 - 通过猪周期复盘,能繁母猪加速去化期和猪价上涨初期是板块盈利阶段,周期+成长是生猪养殖行业投资核心逻辑,包括左侧买产能去化、右侧买价格提升的Beta逻辑,以及低成本优质扩张的Alpha逻辑 [74]
生猪养殖投资框架
国金证券·2025-05-13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