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关税合理化,科技硬件估值修复
海通国际证券·2025-05-13 15: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趋于理性化,科技硬件估值修复,但长期博弈仍存不确定性 [1][3] - 消费电子供应链压力缓解,相关公司迎来修复窗口;半导体短期降税红利与长期国产替代并行;数据中心成本优化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承诺于2025年5月14日前降低关税,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税率从145%降至30%,为期90天,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税率从125%降至10%,为期90天 [1][7] 点评 消费电子 - 供应链压力缓解,大部分产品处于90天豁免期,短期内对相关公司实际经营影响较小 [1][8] - 消费电子及苹果产业链公司迎来修复窗口,镜头模组、PCB、声学组件等核心环节利润率将恢复至关税前水平,代工企业订单稳定性增强 [1][8] - 企业仍需应对中长期政策不确定性,苹果产业链等加速向越南、印度、墨西哥转移产能,但中国短期内制造中心地位未动摇,预计长期果链或形成“中国核心部件+海外组装”模式 [1][8] - PC与智能家居领域,ODM企业对美出口利润率修复至加税前水平,订单回流确定性提升 [1][8] 半导体 - 美国半导体企业短期成本压力显著缓解,德州仪器、ADI和英特尔出口成本降低 [2][9] - 国产厂商将加速替代,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TI在工业与车规级模拟芯片市场的份额降低 [2][9] - 英特尔得到喘息空间,但中国“原产地”认证规则将迫使美系芯片企业加速向非美晶圆厂转移产能 [2][10] 数据中心 - 数据中心硬件采购成本优化,GPU服务器与光模块进口税率下调推动BOM成本下降,工业富联AI服务器毛利率受益 [2][11] - 美国IDC建设成本同步下行,单机柜散热成本下降8 - 10%,建设周期有望缩短 [2][11] 政策展望 - 关税政策朝理性化方向发展,关税恶化可能性变小,但长期不确定性仍存,需观察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关税变化情况 [3][12] - 未来谈判可能涉及芬太尼控制、美国对AI芯片和光刻机出口限制、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等内容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