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内涵不断深化,产业图谱日渐丰富,政策推进按部就班构建产业蓝图,但产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部分应用落地先行企业蓄势成长值得期待 [5] 各部分总结 低空经济内涵深化,产业图谱日渐丰富 - 定义从早期通用航空拓展至覆盖 0 - 3000 米空域的立体经济生态,以无人机、eVTOL、直升机为载体,牵引多场景融合 [5] - 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低空旅游观光等领域已展开试点,安防巡检等成熟场景或将革新 [5] - 三大载体各有侧重,无人机聚焦高频次、高密度、轻量作业,eVTOL 瞄准城市空中交通等,直升机主攻高载荷特种作业 [5] - 低空旅游有望率先成熟,已在 18 个省级单位铺开,多地发放消费券,深圳、上海已开通运营航线 [12] - 低空客运、物流逐步展开试点,eVTOL 提供通勤解决方案,多地出台政策培育产业 [14] - 城市安防救援、文化产业等新兴领域加速规划,多地建立专项规划并给予补贴 [16] 政策推进按部就班,构建低空产业蓝图 - 中央顶层设计,2021 年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聚焦三大核心,地方从“旅游开发”向“技术深化”演进 [5][20] - 中央法律体系完善,2023 年颁布相关条例规范无人机生产与飞行管理,开放低空空域,地方 2024 年 5 - 8 月出台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5][24] - 中央配套细则深化,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点名低空经济,多部门发布方案推动 eVTOL 适航取证,地方因地制宜补充政策细则 [5][26] eVTOL 迎来务实发展阶段,但商业化进程仍存挑战 - 政策引领,eVTOL 制造领域政府补贴力度大,多数省份支持,国内政策明确技术发展方向,适航取证成补贴硬标准 [28][29] - 技术标准,适航认证全流程需 3 - 4 年,目前取证分类包括正常类、运输类、限用类,申请难度和周期不同 [29] - 应用瓶颈,空域管理待放开,适航取证是进入 G 类空域门槛,基础设施建设有周期,eVTOL 航程短、电池性能待提升 [32][34][38] 短期内无人机更具发展活力 - 政策放开,产业覆盖广泛,无需适航取证,空域审批灵活,操纵人员资质要求低,C 端需求稳定扩张,B 端低空物流成新增长点 [40] - 技术规范,低运营门槛与成熟技术方案推动增长,低空物流成为新增长领域,无人机载重航程拓展助力发展 [43][44][46] - 应用盲区,智联网技术成熟后或将突破,当前面临通信决策、空域分区、流量调控局限,多地展开政策支持 [47][50][52] 传统直升机领域发展稳健 - 政策提及,扶持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拓展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四大方向,采用“直升机/eVTOL”双轨规划 [53] - 技术成熟,海上油气与风电为主要增长领域,市场需求与资源开发和装机规模正相关 [55][57][58] - 应用危机,市场规模小,在通航市场占比低,面临无人机和 eVTOL 潜在替代风险 [61][62][64] 应用落地先行企业,蓄势成长值得期待 - 亿航智能,四证齐全,形成全链条产业模式,获国内首张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许可证,市场空间广阔,商业化运营后有望达百亿级 [65][66][69] - 中信海直,传统业务稳步扩张,低空业务突破创新,实现业态三重突破,形成 B/C 端协同发展新格局 [70][73] - 顺丰控股,核心业务涵盖多板块,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低空航线试点逐步展开,开启智慧物流新时代 [7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