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经济活动临近放缓但硬数据仍具韧性,12个月衰退风险估计维持45%,美联储政策前景不确定,首次降息预测推迟至7月 [2] - 全球证据显示美联储独立性降低有通胀上行风险,但美国影响可能较小 [4] - 预计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4.0%,出口表现使该预测保持稳定 [2] - 关税影响将使通胀回归2%的进展逆转,预计2025年12月核心商品通胀达6.3%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经济 - 特朗普政府软化激进关税政策,预计美国将很快降低对华关税 [2] - 美国消费者信心等软数据走弱,但硬数据保持韧性,4月就业数据健康,失业救济申请数据无裁员增加迹象 [2] - 美国12个月衰退风险估计维持45%,部分因存在关税进一步提高的风险 [2] - 美联储政策前景不确定,首次降息预测从6月推迟至7月;欧洲货币政策仍偏鸽派;日本央行下次加息推迟6个月至2026年1月,终端利率预测维持1.5% [2] - 中国生产者通过第三方国家将出口重新导向美国,并将部分出口转移至其他市场,出口韧性使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4.0%的预测保持稳定 [2] - 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的批评和降息呼吁导致收益率下降、美元走弱和股市下跌;全球范围内,对央行的公开施压与更高通胀、无明显增长益处和更陡峭的收益率曲线相关 [2][4] - 多起法院案件可能使白宫无“正当理由”更换美联储理事,即便总统不采取行动,结果也可能降低法定独立性;全球央行领导层意外变动历史上与通胀上升1个百分点相关 [4] 美国经济 - FOMC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 - 4.5%不变;英国央行以5 - 4投票将银行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25%,会议偏鹰派;挪威央行和瑞典央行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巴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决定加息50个基点至14.75% [4] - 预计第一季度GDP受进口提前影响被扭曲,且这种扭曲可能持续到第二季度;第二季度GDP增长预测为2.4%,但存在不确定性;预计国内最终销售增长在第二季度放缓至0.3%,2025年GDP增长预测为0.5%,国内最终销售增长预测为0.7% [4][5] - FOMC在5月会议上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对利率路径指引较少;鲍威尔表示关税增加了失业和通胀风险,政策目前处于良好状态,可观望经济发展;美联储降息门槛高于2019年,需看到硬数据疲软才会降息,若失业率呈上升趋势,降息理由最充分;预计到7月底劳动力市场和其他硬数据的疲软证据将积累到足以让FOMC在7月、9月和10月会议上三次降息25个基点至3.5 - 3.75% [5] - 预计有效关税税率将上升约15个百分点,关税将使核心PCE价格指数上涨1.5%,考虑两次贸易战差异后,此次价格涨幅将达2.25%;预计2025年12月核心商品通胀达6.3%,今年预测核心PCE通胀为3.8%,明年为2.7% [5][6][7] 欧洲经济 - 特朗普宣布与英国达成初步贸易协议,维持10%的基线关税,缩减汽车和钢铁/铝的部门关税,为制药关税优惠奠定基础;本周特朗普在美中谈判上态度更缓和,预计美中将很快取消报复性关税,但仍会有大幅关税增加;特朗普本周第二次暗示近期可能重新引入更高的特定国家关税税率 [7] -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投票将银行利率下调25个基点,会议纪要重申“渐进且谨慎”的降息方式;美英贸易协议使GDP增长预测提高0.1个百分点,不再预计6月降息,维持8月起连续降息25个基点至2026年3月终端利率2.75%的预测 [7] - 瑞典央行执行委员会维持政策利率2.25%不变,暗示未来通胀下降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略有放松,预计6月降息25个基点;挪威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维持政策利率4.5%不变,6月降息概率下降 [7] - 预计欧元区第一季度三项首选工资增长指标平均同比增长3.5%,低于上季度的4.1%;预计到2025年底和2026年底工资增长将分别放缓至3%和2.7%,但存在工资增长低于与2%通胀相符水平的风险;预计欧洲央行将忽略近期服务业通胀上升,关注通胀前景疲软 [7][8] 亚洲/新兴市场 - 中国央行宣布一系列宽松措施,包括政策利率下调1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个基点和增加低息再贷款额度;预计到2026年再降息40个基点,第四季度再降准50个基点;美中高级官员本周末的“破冰”会谈增加了美国部分取消对华商品关税的可能性;高频数据显示尽管美国关税超过100%,中国国内需求目前保持稳定 [8] - 4月新兴亚洲和拉丁美洲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普遍下降,新兴市场政策总体放宽;中国官方和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大幅下降;多数其他新兴亚洲经济体(印度和菲律宾除外)工厂调查下降;拉丁美洲(巴西和墨西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部分中东欧、中东和非洲经济体(俄罗斯和捷克)略有上升;中国和巴西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印度稳定,日本上升;新兴市场央行政策变化包括波兰、捷克、哥伦比亚、秘鲁和中国降息,巴西加息(可能是本轮周期最后一次) [8] - 新台币大幅升值,可能受美台贸易谈判投机、出口商美元头寸平仓、寿险公司外汇对冲增加以及新兴市场外汇利差交易平仓预期等因素推动 [8] GDP预测 |地区|2024实际增长|2025GS预测|2025共识预测|2026GS预测|2026共识预测|2025Q4/Q4 GS预测| | ---- | ---- | ---- | ---- | ---- | ---- | ---- | |美国|2.8%|1.4%|1.4%|1.3%|1.5%|0.5%| |欧元区|0.8%|0.8%|0.8%|1.0%|1.1%|0.5%| |德国|-0.2%|0.0%|0.0%|1.1%|1.2%|0.1%| |法国|1.1%|0.5%|0.5%|0.8%|0.9%|0.4%| |意大利|0.5%|0.4%|0.5%|0.7%|0.8%|0.1%| |西班牙|3.2%|2.1%|2.5%|1.5%|1.8%|1.5%| |日本|0.1%|0.9%|1.0%|0.7%|0.8%|0.2%| |英国|1.1%|1.0%|0.9%|1.0%|1.2%|1.0%| |加拿大|1.5%|1.8%|1.2%|1.7%|1.0%|1.3%| |澳大利亚|1.0%|1.7%|1.9%|2.5%|2.3%|1.9%| |中国|5.0%|4.0%|4.2%|3.5%|4.0%|2.8%| |印度|6.7%|6.1%|6.6%|6.6%|6.4%|5.7%| |巴西|3.4%|2.0%|1.9%|1.6%|1.5%|2.2%| |俄罗斯|4.3%|0.5%|1.6%|2.0%|1.4%|-1.2%| |世界|2.8%|2.1%|2.2%|2.1%|2.3%|1.4%| [9] 选举相关 - 澳大利亚工党在联邦选举中以多数席位再次当选,安东尼·阿尔巴尼斯赢得第二个总理任期,近期工党政策宣布对近期经济影响不大,澳大利亚财政、实际GDP增长和央行政策预测不变 [12]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首次由李显龙担任总理的选举中赢得第14个连续任期,得票率65.6%,扭转了上一次选举的下降趋势 [12]
高盛:全球经济综述
高盛·2025-05-14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