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债市系列之二:历史上的主权债务危机
国信证券·2025-05-14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需满足该国经济增长乏力、政府过度举债且外债较多两个必要条件 [1][77] - 梳理了欧债危机、俄罗斯主权债务危机和拉美债务危机等案例,以史为鉴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欧债危机始末 - 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余波,包含单个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和欧元危机,传导链条为08年次贷危机致全球经济低迷,冲击欧洲旅游业,爱尔兰和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政府救助银行业及推出积极财政政策致债务负担加重,南欧国家国债价格下跌、希腊债务减记拖累核心国家银行业,救助南欧国家使德国财政负担加重 [1][11] 危机起源(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 2009年希腊新政府揭露前任隐瞒财政赤字,政府债务上升,投资者担忧偿债能力,恐慌情绪升温,国际评级下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3%升至6%,再融资成本增加,后寻求外部援助 [12] 危机蔓延(2010年):从希腊到“欧猪”五国 - 葡萄牙:产业结构薄弱,受次贷危机影响经济低迷,GDP增速下滑,政府刺激措施使财政赤字大幅增加,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2011年申请救助 [17][18] - 爱尔兰:经历银行业危机和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恶化快,政府救助银行债务飙升,主权信用评级多次下调,2010年寻求外部援助 [23][24][25] - 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银行业危机,政府救助使债务大幅增加,财政赤字达GDP的11.4%,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 [30] - 意大利:经济增长缓慢,公共债务水平高,金融危机后经济恶化,财政赤字扩大,国债收益率上升,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 [32][34] 危机深化(2011年 - 2012年):危机蔓延至核心国家,欧元区面临解体风险 - 希腊债务危机失控,外围国家债券市场价值缩水,德英法银行业受冲击,系统性风险攀升,评级公司下调银行和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欧元、国债和股市剧烈波动 [37][38][39] 俄罗斯主权债务危机始末 - 本质是苏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失败的集中爆发,暴露财政、货币和治理领域深层矛盾 [2][55] 危机背景: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困境 -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休克疗法”改革失败,经济受冲击,GDP下降,通胀失控,财政赤字高,依赖外债和印钞,外债规模高 [56][57] 危机导火索:亚洲金融危机和政治动荡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致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外汇收入锐减,GDP增速下降,同时政治动荡,政府频繁更迭,政策缺乏连续性 [63] 危机复盘 - 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政府与央行发布措施,暂停兑付到期国债并转换为长期债券,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区间,暂停履行对非居民义务,冻结外汇账户 [64] 拉美债务危机始末 - 1982年墨西哥因外汇储备耗尽无法偿还外债,宣布暂停偿付,危机爆发并扩散,直接导火索是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 [67] - 以墨西哥为例,70年代举借大量美元债务,美联储加息使债务负担加重,外债规模增加,付息压力陡增,国际油价暴跌致外汇收入下降,比索大幅贬值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