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纯苯期货期权合约及规则介绍
宝城期货·2025-05-15 17: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纯苯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我国是最大生产和消费国,2024年产量2513万吨,表观消费量2926万吨,市场总规模2086亿元 [4][96] - 研发纯苯期货、期权可与苯乙烯期货、期权形成合力,为产业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贸易定价基准,助力芳烃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 [4][9][96] - 近年来我国纯苯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大,企业避险需求强,期货和期权上市后企业可应对价格波动风险,优化资源配置 [5][9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 - 2025年5月14日大商所就纯苯期货、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9] 纯苯基础知识介绍 - 纯苯是纯净的苯,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别名安息油,分子式C6H6,有致癌毒性,是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产量和技术水平是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之一 [10] 纯苯储存运输注意事项及用途 - 运输要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需培训并佩戴防护用具;储存要与氧化剂等分开,用防爆设施,库温不超30℃ [15] - 苯在工业上做化工原料,可合成烷基苯和苯的衍生物,用于生产塑料、橡胶等 [15] 纯苯生产工艺及产业链简介 - 纯苯分石油苯和焦化苯,全球主要生产工艺有催化重整、乙烯装置副产、炼油厂重整芳烃抽提、甲苯歧化和煤焦油抽提,前三者属石油苯占80.7%,后者属加氢苯占19.3% [16] - 纯苯产业链上游原料为原油、石脑油和煤炭,下游47%用于生产苯乙烯,17%用于己内酰胺,苯酚、苯胺和己二酸分别占13%、11%和7%,剩余5%用于其他化工品 [22] 国内外纯苯的产能与需求情况介绍 - 全球纯苯产能8000万吨以上,主产区在东北亚、北美和西欧,分别占2024年全球产能的51%、13%和12% [28] - 我国纯苯行业产能从2017年的1247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2578万吨,产量从849.5万吨提升至2092.1万吨,主要产能集中在华东及东北地区 [28][29] - 全球主要消费区域在东北亚、北美和西欧,分别占60%、13%和10% [29] - 我国是最大生产和消费国,2024年总产量约2495.5万吨,需求总量约2925.9万吨,供需差约 -14万吨,2025年预期约254.8万吨装置投产 [30] 纯苯下游需求领域介绍 - 苯乙烯是纯苯最主要下游,占比47%,主流生产工艺有乙苯脱氢法等,单吨苯乙烯生产需纯苯0.8吨左右,下游产品涉及多个领域 [36] - 己内酰胺是第二大下游,需求占比17%,生产以苯法为主,单吨己内酰胺生产需纯苯比例接近1:1,主要用于PA6切片 [37] - 苯酚是第三大下游,生产工艺以异丙苯法为主,单吨苯酚生产需纯苯约0.92吨,用于生产多种产品 [38] - 苯胺是第四大下游,工业生产主要用硝基苯加氢还原法,单吨苯胺需纯苯约0.86吨,用于制造染料等 [38][39] - 己二酸需求占比不足10%,生产方法主要为硝酸氧化法,单吨己二酸生产需纯苯约0.75吨,用于合成尼龙66盐等 [39] 我国纯苯进出口情况介绍 - 中国、美国及比利时是主要进口国家,韩国、印度及荷兰是主要出口国家 [42] - 我国是净进口国,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主要来自韩国、文莱和泰国等,2024年总进口量约416.4万吨 [42] 纯苯的成本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成本计算公式有石油苯理论成本、粗算成本和加氢苯理论成本 [47] - 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原料成本、生产工艺、供需关系、库存水平和宏观经济因素 [47][48] 苯乙烯与纯苯的相关性分析 - 纯苯与苯乙烯是上下游产品关系,长期走势相关性强,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价差会波动 [49] 纯苯期货期权合约及业务细则介绍 - 纯苯期货合约交易代码为BZ,交易单位30吨/手,最小变动价位1元/吨,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等 [4][53] - 纯苯期权合约标的物为纯苯期货合约,合约类型有看涨和看跌期权等 [53] - 业务细则包括总则、合约主要条款和相关参数、交割与结算、附则等内容,对交易行为、交割方式、质量标准等做了规定 [54][55] 大连商品交易所纯苯期货交割质量标准 - 规定了用于大商所交割的纯苯质量指标、取样及检验、贮存等要求,适用于纯苯期货合约交割标准品 [87][88] 大连商品交易所纯苯期货保证金及限仓标准 - 纯苯期货合约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为合约价值的5%,不同交易时间段保证金标准不同 [95] - 纯苯期货合约每日涨跌停板幅度为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不同时期限仓标准不同 [95] 结论 - 纯苯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我国是最大生产和消费国,研发纯苯期货、期权意义重大 [96] - 期货合约相关参数和交割质量、方式等情况,以及价格波动大企业避险需求强,期货和期权上市对产业链发展有重要意义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