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蜕变时刻:自研首款手机SoC玄戒O1发布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资讯科技业/资讯科技器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发布自研芯片后国产手机高端竞争格局或加速变化,头部具备自研底层硬件能力的手机厂商市占率提升或是小米估值提升的核心逻辑之一,自研芯片带来的关注度、用户体验和公司科技形象更为重要 [3] - 持续看好小米在自研芯片、新车周期下的加速升级,预测小米2025 - 2026年总收入至4718/6797亿元,其中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4/2506亿元,归母调后净利润429/855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米首次发布手机SoC情况 - 2025年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小米是国内唯二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 [1] 小米坚持自研芯片原因 - 手机SoC是为移动终端服务的定制化技术,投入资金和人才需求高,此前手机厂商在芯片领域面临技术和商业模式问题大,小米芯片团队吸收经验,归属手机部旗下,在商业模式上吸取前期松果团队经验 [1] - 小米核心业务企稳和汽车业务第二曲线为芯片提供支持条件,国内手机高端市场价格带(6000元以上)是小米需攻克的市场,此前已在可穿戴产品上验证硬件底层框架重构和系统策略优化后的续航提升 [1] 旗舰SOC芯片对小米的意义 - 旗舰SOC芯片手机发布是一次用户破圈,对芯片、AI、OS等底层技术的长期投入使小米拥有护城河,自研芯片带来体验优势和规模效应,使小米具备高端化基础要素,预计自研芯片或提升小米高端手机综合体验 [2] 芯片业务和汽车业务经营逻辑 - 汽车业务在核心技术领域十倍投入,首款产品取得成功;小米芯片业务经营逻辑类似,提供充足资金和人才在长投资周期中持续迭代出首款产品,确保性价比和性能不落后主流旗舰产品,首款产品销售成功摊平研发费用后有望进入正向循环迭代周期 [2] 小米业务协同效应 - 手机、OS、芯片的协同效应在汽车业务持续发展下推动,自研芯片或在手机以外产品端使用,系统的优化规模效应或跨平台体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