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卖铲人”系列:磨床篇
长江证券·2025-05-21 0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丝杠加工环节复杂,高端磨床是高精密丝杠加工的必要设备,目前螺纹面加工方式多样,但磨床精磨工艺决定表面质量等进一步改性 [16][33] -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磨床带来百亿空间,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增加,磨床需求和市场空间将显著增长 [55][58] - 国内高端磨床由海外品牌主导,存在贸易逆差,但国产磨床市场竞争力在提升,进口金额下降、出口金额扩张,且部分进口高端磨床单价高,海外品牌优势明显 [65][7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丝杠加工环节复杂,磨床仍是高精密加工的必要设备 - 丝杠加工工艺繁复,经历多道多种混合工艺,每个环节可能累计误差导致多种失效形式 [16] - 螺纹面加工方式多样,除磨削外车削、铣削、滚削在行星滚柱丝杠加工也有应用空间,粗加工用车床等铣削机床,表面质量进一步改性由磨床精磨决定 [33] - 丝杠磨削加工难点主要体现在工艺和设备两方面,工艺上内螺纹加工难度大、磨杆有弱刚性问题、需针对性设计砂轮形状和磨削参数;设备上磨床精度、稳定性及一致性决定丝杠生产性能上限,且加工效率较慢待优化 [37][42] 需求: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百亿空间 - 2021年国内30家磨床生产企业磨床产品销量9804台,销售收入25.5亿元,产销量占比前三为平面磨床、外圆磨床和轴承磨床,整体数控化率约41% [46] - 以行星滚柱丝杠为例测算,2025 - 2035年内螺纹磨床、内圆磨、外圆磨、外螺纹磨需求空间将从数亿元增长至超百亿元 [56] - 以微型丝杠为例测算,2025 - 2035年外圆磨、外螺纹磨空间将从数千万元增长至超百亿元 [59] 供给:磨床仍存在贸易逆差,海外高端磨床具有显著优势 - 国内高端磨床由海外品牌主导,进出口贸易常年逆差,2024年磨床进口金额8.5亿美元,贸易逆差约3.3亿美元,进口品牌价格高于国内,不过国产磨床竞争力在提升 [65][67] - 高端磨床国内外发展差距明显,部分进口高端磨床单价达千万级,海外品牌历史悠久,在产品布局、精度、耐用性、稳定性等方面优势明显 [72] - 从进口金额看,中国大陆从德国、日本、瑞士进口磨床金额排名前三;从进口数量看,从日本、中国台湾、德国进口台数排名前三;从设备均价看,从瑞士、德国进口的磨床价格最高 [80] - 工具磨床、外圆磨床、平面磨床为主要进口磨床品类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