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 [11] - 推荐行业内重点公司雅迪控股、爱玛科技、九号公司-WD,投资评级均为买入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步入“存量替换主导、结构性增量支撑”的成熟发展期,国内市场格局有望加速集中,增量动能聚焦B端商用场景与C端智能化升级,2025年以旧换新补贴扩容有望拉动更新需求;海外市场欧美以E-bike为核心,东南亚受政策推动释放电动摩托车长期潜力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存量需求主导,智能化与政策驱动新增长 - 行业总量:电动两轮车是用户短交通出行重要工具,兼具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特征,受年轻群体青睐;主要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三类,在法规标准、性能、外观、价格上有明显区别;我国电动两轮车拥有量已达高位,预计后续平稳增长但增速放缓,市场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更新需求与新增需求共同驱动行业增长,替换需求成主流 [17][23][30][36] - 新增需求:B端即时配送与共享电单车赛道仍具潜力,2023年美团和饿了么平台骑手数量带动超1000万辆电动两轮车需求;智能化升级实现“供给推动需求”,用户对两轮车智能化认知提升,产品价格带持续扩容,智能化技术为行业带来年轻用户 [36][44][46] - 更新需求:2024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置换进度加快,销售门店数量增加;2025年两轮车以旧换新继续补贴,市场覆盖更广、强度更高,预计行业在悲观、中性及乐观情况下年销量增速分别为+9%/+19%/+30% [48][51][55] 格局:新国标政策落地,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 - 复盘:政策规范与市场化竞争形成双重筛选机制,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构建护城河,尾部企业因合规成本与低毛利空间持续退出市场;上一轮新国标落地后,行业格局从“双雄竞争”转向“一超多强”,尾部份额进一步压缩 [74][72] - 展望:2024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较2018版在多方面有差异,成本端原材料使用规范使企业成本上升10%-15%,资金薄弱的尾部品牌压力较大,头部企业有望扩大市场份额;供给端新增产能一致性要求严格,依赖代工、生产能力不足的尾部品牌或被淘汰,行业格局将进一步集中 [81][84][88] - 智能化升级:电动两轮车产品智能化程度包括简单智能、高级智能、深度智能,九号品牌智能化程度更高;新势力品牌在高端两轮车市场市占率领先,智能化成为驱动行业需求升级并为龙头打开提价空间的核心力量 [89][94][97] 增量:东南亚政策驱动释放潜力,欧美E-bike提供新机遇 - 欧美E-bike:欧美市场以中高端电助力自行车为主导,技术壁垒较高,市场呈现增长趋势,竞争格局分散,为新品牌切入提供窗口期 [8] - 东南亚:东南亚市场以高性价比电动摩托车为核心,需求刚性源于通勤场景及“油改电”政策推动,但电摩产品性能与基建配套不足制约短期替代进程,燃油车仍占主导地位,“油换电”进程需长期技术迭代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8] 投资建议:内外共振,需求向好 - 国内市场新国标深化驱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叠加智能化升级打开产品溢价空间,龙头品牌有望巩固竞争优势;海外市场东南亚“油改电”政策释放长期潜力但短期渗透受限,欧美E-bike市场持续扩容,分散化格局为中国品牌提供切入机遇,重点推荐雅迪控股、爱玛科技、九号公司 [9]
如何看电动两轮车产业趋势?
长江证券·2025-05-27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