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中餐连锁品牌出海白皮书
海底捞海底捞(HK:06862)2025-05-31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餐连锁品牌出海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已从单一品类拓展至全产业链竞争,未来品牌需在标准化、文化输出与本土运营间找到平衡,东南亚、北美、日韩、欧洲等不同区域市场各有特点和机遇挑战,火锅、正餐、快餐等不同品类也有不同发展特征和策略[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餐连锁品牌出海背景、动因与市场概况 研究主体及范围界定 - 聚焦中餐连锁品牌品类,包括火锅、正餐和快餐,重点研究区域为东南亚、北美及日韩[16] 中餐连锁品牌出海图谱 - 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火锅是出海先锋,酸菜鱼与麻辣烫成快餐出海黑马,地方小吃加速出海,高端正餐聚焦欧美高端市场,当前已从单一品类拓展至全产业链竞争[20] 中餐连锁品牌出海产业链上下游生态 - 形成覆盖原材料供应、品牌运营、消费市场及配套服务的完整链条,上游保障原料供应,中游通过数字化和本地化物流扩张,下游依托线下和线上渠道触达客群,还有辅助支撑体系[22][23] 中餐出海的三次浪潮 - 从19世纪中叶至今经历三次浪潮,从移民谋生到现代品牌全球化布局,市场从集中在欧美华人社区拓展至新兴市场,在发展中面临挑战与机遇[25][26] 中国餐饮行业国内市场竞争 - 国内餐饮市场竞争激烈,连锁化率逐年提升但低于美国,部分细分赛道饱和,商家寿命短,消费者需求变化快,促使部分商家出海[29] 政策支撑与市场需求驱动 - 政策红利、海外华人数量增长和目标市场经济活力驱动中餐出海,东南亚GDP增速高、年轻人口占比高,美国是高消费市场[30] 中国餐饮行业供应链驱动 - 国内中餐连锁品牌供应链成熟,受益于连锁化需求、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国际经验本土化,为出海供应链提供支撑[34][35] 中餐出海规模与分布 - 国际中餐规模不断扩张,预测2027年达4452亿美元,出海选择集中在东南亚和欧美地区,分别成为规模化与高端化核心战场[41] 东南亚市场 - 是中餐出海首选,文化上华人多、饮食文化相似、多元包容、数字化消费习惯好,政治上与华经贸关系稳定、政策红利降低成本,市场规模增长快但供应链体系差异大[44][45][52] 北美市场 - 饮食文化多元,中餐增长势头强劲,在亚餐中占比高,有移民、留学政策利好,餐饮供应链集中度高、数字化进程快[56][60][61] 日韩市场 - 对中餐持开放态度,区域营业额呈增长趋势,但食材供应受限,需因地制宜,日本进口关税高、食品安全规定严,韩国农业产品关税高、特定食材难获得[67][68][70] 欧洲市场 - 餐饮市场准入门槛高,中餐是第二大受欢迎外国菜系,市场规模大且增长快,供应链体系有冷链物流、本地化资源整合和国际化认证标准化等优势[75][77][78] 出海品类特征与生态分析 - 火锅品牌影响力易扩散、市场教育程度高、本土化调整明显;正餐对原材料和厨师要求高、文化输出性强;快餐扩张速度快、标准化程度高、易于连锁化发展,品牌普遍采用本地化策略[80][81] 出海标杆案例分析 火锅赛道(海底捞) - 经营情况:2024年海外收入7.7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在14个国家经营122家餐厅,餐厅层面经营溢利率提升,平均翻台率为3.8次/天[89] - 市场策略:品牌定位中高端,通过特色服务传播文化,采用“全球品牌框架,本地内容创作”营销战略,有数字化运营优势,通过师徒制等培养人才,遵守当地法规,建立全球采购与本地化结合的供应链体系[91] - 加盟商与供应链:采购以餐厅顾客数量为依据,底料以颐海集团为主要供应商,食材和易耗品多渠道采购,重视物流安排和库存管理[94][95] - 本地化策略:菜品结合本土情况创新,采用内部开发与客户定制结合等方式提升本地化能力,开展主题活动、优化餐厅设计等[97][98] 正餐赛道(探鱼) - 经营情况:截至2025年初全球门店总数突破350家,海外门店选址核心商圈购物中心,海外营收占比提升,平均利润率超13%,营收以堂食为主,成本主要是人工和食材成本[101] - 市场策略:采取差异化品牌定位策略,针对不同市场层级有不同定位、价格、传播渠道和店型,与当地企业合作,结合线上线下推广[103][104] - 加盟商与供应链:全球化加盟体系分层分级,不同市场有不同合作模式、投资门槛等,供应链有全球化布局、冷链物流与品控创新、区域化适配等特点[106][109] - 本地化策略:未提及完整内容 破局策略及趋势预测 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