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下半年港股策略展望:恒生科技牛
海通国际证券·2025-06-02 17:28

报告核心观点 - 历史上每轮行情都有主导产业,当前新旧动能转换中,AI 产业周期或引领港股向上 [1][3] - 基本面看,港股科技受益于 AI 产业叙事,业绩有望加速释放,且估值有提升空间 [1][3] - 资金面看,外资流出收窄,内资机构发力,未来港股资金面有望改善 [1][3] - 虽贸易环境或扰动港股,但政策发力驱动基本面修复,下半年看好港股,恒生科技更优 [1][3] 历史上每轮行情的主导产业 - 2005 - 2007 年地产链成牛市主导产业,城镇化加速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相关企业资本市场表现优异,如建筑累计涨幅超 6000% [3][6] - 2012 - 2015 年科创浪潮引领牛市,信息技术产业崛起,智能手机普及带动内容软件爆发,科技成主线,港股软件服务累计涨幅 390% [3][7] - 2019 - 2021 年牛市主线是新能源,逆周期政策发力推动经济修复,新能源产业爆发,港股有色累计涨幅 206% [3][8] - 本次行情或由 AI 为代表的科技产业主导,我国经济通缩有好转迹象,政策聚焦科技领域,全球处 AI 科技向上周期,预计 25 年全球 AI 投资超 2000 亿美元 [3][13][14] 基本面:AI 变革下港股科技业绩释放 - 港股科技受益于 AI 产业叙事,中国 AI 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港股有科技龙头标的稀缺性,约 73%市值占比的中概股两地上市,涵盖 AI 全产业链 [20][21] - 港股龙头互联网企业资本开支和云业务收入同步强劲增长,2024 年阿里、腾讯资本开支同比大幅增长,2025 年一季度阿里云营收同比增 18%,百度智能云增 42% [22] - 港股科技估值水平不高,指数估值处历史偏低水平,AH 溢价收窄,行业与个股估值有提升空间,对比美股,港股信息技术与可选消费板块估值分位数低 [29][30] - 港股科技盈利增速有望维持高位,24 年港股科技板块业绩加速释放,彭博对其 EPS 增速一致预期走高或维持高位,恒生指数估值盈利匹配度均衡,未来恒生科技 ROE 有改善空间 [39][40] 资金面:外资流出收窄 + 内资机构发力 - 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比例明显偏低,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占比近 20%,但外资对中国权益资产配置或低配,MSCI 指数中中国资产占比仅 2.6% [45] - 外资流出港股情况或改善,过去外资持续流出,占比下滑,当前存量规模占比降至 62%,累计流出超 7300 亿港元,后续流出空间收窄 [46] - 2025 年机构南下规模创历史新高,未来有增量空间,2024 年至今南向资金累计流入超 1.3 万亿元,2025Q1 南下净流入 4113 亿元,成交规模占比超 20%,2025Q1 流入或由机构推动 [54] - 机构资金流入规模占比较大,主动基金仓位提升,被动基金流入规模大,私募、险资仓位上升,未来机构端增量资金有望借道港股通流入 [54][58][59] 下半年港股展望 - 港股历史牛熊周期有规律,2003 年以来 5 轮牛熊周期,牛市平均 32 个月涨幅 111%,熊市平均 19 个月跌幅 44%,本轮牛市已持续 16 个月涨幅 54% [66] - 今年港股震荡上行但估值不高,春节后受 Deepseek 影响修复,4 月关税扰动后 5 月反弹,当前恒指 PE 10.6 倍处 48%分位,恒生科技 PE 21.4 倍处 14%分位 [67][68] - 贸易环境或扰动港股,但政策发力驱动基本面修复,短期中美贸易谈判有不确定性,若受阻会影响港股,不过存量政策落实、增量政策有预案,或支撑港股盈利 [76][78] - 结构上重视恒生科技,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科技产业是政策支持重点,恒生科技云集稀缺优质资产,可关注互联网巨头、硬科技和中高端制造领域 [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