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人形机器人、光伏设备、储能、半导体设备、自动化、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发展前景,推荐关注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司 [4] 各部分总结 重点推荐 - 重点推荐信捷电气、北特科技、汉威科技、兆威机电、恒立液压、纽威股份、软通动力等公司 [4] 本周专题研究 - 2025年5月29日,“具身智能,未来已来”为主题的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举行,该大赛是全球首个技能链条最完整、技术最全面、行业最前沿、应用领域最广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大赛,代表具身智能领域最高技术水平和场景应用落地能力 [4][5]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显,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光伏设备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看好平台型布局兼顾芯片、组件的龙头公司;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电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半导体设备预计2025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有限,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化替代有强劲快速突破的环节;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工程机械景气度回升,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4] 重点跟踪行业 人形机器人 - 产业趋势明确,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4] 光伏设备 - 渗透率加速提升,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建议关注隆基绿能、捷佳伟创等;整体来看,光伏产业链价格中枢下移,随着产能扩张,成本和效率成为产业聚焦的核心,低氧单炉&M7技术、0BB多主栅技术、镀膜等降本增效技术逐步导入,此外钙钛矿商业化加速,建议关注奥特维等 [22] 锂电设备 - 新技术带来新需求,从扩产结构重塑、打造第一成长曲线等角度出发筛选公司,2024年重点推荐以下方向:新技术方面,复合集流体从0到1加速渗透,推荐关注相关设备商东威科技、骄成超声;激光焊接等环节有望受益,推荐关注联赢激光;正极拓展方面,钾电设备是少有的能孕育千亿元市值公司的领域,推荐关注平台型公司先导智能;电力电子、激光加工技术具备延展性,需求增长持续可期,推荐关注星云股份等;出海链方面,海外扩产订单结构加速,推荐关注杭可科技 [22] 储能 - 发电侧和用电侧储能均迎来重磅政策利好,推动储能行业发展;发电侧方面,2021年8月10日,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出台,首次提出市场化并网,除保障性并网以外的规模按照15%的比例配置调峰能力(4小时以上配储能力,按照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建的优先),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被认定为调峰资源,为发电侧储能打开空间;用电侧全面推行分时电价,峰谷价差达到4倍,进一步推动用电侧储能发展;量能股份是国内领先的以电池检测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电池、储能行业头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并推出“充检一体化”储能电站系列产品;科创新源通过液冷板切入新能源汽车储能赛道,已进入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随着下游需求不断提升,未来有明显放量增长 [22] 激光设备 - 激光自动化设备市场格局分散,通用属性较强,下游分散,行业集中度提高难度较大;激光相比传统方式,优势明显,重点关注其在锂电、光伏等成长性行业的大规模应用;以锂电池激光焊接为例,若按照激光焊接设备占比10%计算,2021 - 2025年合计新增需求约487亿元;重点关注深耕细分高景气赛道的激光应用设备龙头:帝尔激光、联赢激光、大族激光、海目星等 [23] 工程机械 - 景气度回升,建议关注龙头公司,推荐关注一重、陕鼓、中联重科等 [23] 半导体设备 - 预计2025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而2020年为612亿美元;SEM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市场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较上年增长39%,达187.2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2021Q1,中国大陆出货额为59.6亿美元,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68%,仅次于韩国;在卡脖子体系下,国产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安全性亟待提升,国产化需求水平目前较低;建议关注平台型公司、国产化替代有强劲快速突破的环节 [23] 自动化 - 是“工业牙齿”,其性能直接影响工件质量和生产效率;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我国工具市场规模在4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57亿元;该市场竞争格局分散,CR5不足10%,且有超1/3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属于工业耗材,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伴随行业集中度提高和进口环节替代,头部企业有明显加速成长机遇;建议关注华锐精密、欧科亿 [23] 碳交易 - 预计领域千亿市场规模正在形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上线,碳排放权市场有望量价齐升;建议关注移动电源及碳交易受益标的协鑫能科,公司拥有低电价成本,切入移动能源领域具备优势;坐拥2000万吨碳资产,碳交易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 [23]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从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看具身智能商业化进程
中航证券·2025-06-03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