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国内生猪和猪肉供应宽松,猪价维持弱势震荡,冻肉收储稳定信心、遏制猪价下行,调控母猪产能等措施影响显现需较长时间 [4][48] - 当前政策调控是“短期应急 + 长期治本”组合,成败关键在于头部企业执行力度与产能去化速度,若落实到位三季度末或迎拐点 [4][48] - 6 - 8 月政策或遏制猪价深跌,但消费淡季 + 供应宽松难大涨,超重猪集中出栏有亏损风险;中长期产能去化效果显现,2025 年供应压力缓解,三季度末起供应收紧,猪价有望筑底反弹,但需注意规模养殖亏损动荡风险和产能去化慢致周期拉长问题 [4][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目前生猪市场的核心问题 - 产能严重过剩:截至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于国家调控基准水平 3.6%,去产能进程慢,原因是头部企业前期产能扩张未控、中小散户投机性补栏,且上半年仔猪价格高延缓母猪淘汰,需求端季节性疲软加剧供需矛盾 [8] - 供应压力加剧:截至 6 月上旬国内生猪出栏体重飙升至 140 公斤以上,大体重猪抛售意愿强,二育入市积极性低,部分省份禁止二次育肥,头部企业暂停销售育肥猪用于二次育肥 [18] - 猪价持续低迷:截至 6 月上旬国内生猪出栏均价跌破 14 元/公斤,创近五年同期新低,自繁自养仅头部企业盈利,中小养殖户及外购仔猪模式普遍亏损 [25] 政策调控措施 - 限制产能扩张:围绕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需求调节,要求头部企业暂停扩产能繁母猪,控制能繁母猪存栏量,清退低效母猪场,补贴主动淘汰母猪的中小散户,政策效果显著但存在滞后性 [33] - 控制出栏体重:设定出栏体重上限 120 公斤,屠宰场、地方畜牧监管部门联合监管,拒收超重猪,安装智能称重系统,对超重猪拒绝收购或大幅压价,试点征收资源占用费 [35] - 禁止二次育肥:全面禁止二次育肥,要求头部企业不得对外销售育肥猪用于二次育肥,部分省份吊销二次育肥场经营许可证,严查违规转卖,通过数据监测异常增重,跨省调运需提供出栏体重合格证明 [36] - 启动冻猪肉收储:二季度以来猪粮比价下行至二级预警区间,6 月 11 日启动年内首轮冻肉竞价收储,收储量 1 万吨 [37] 政策效果评估及影响 - 短期政策效果:二次育肥有效遏制,政策信号托底信心,猪价短期止跌企稳,但出栏体重仍处高位,产能去化进展缓慢,未化解核心矛盾 [42][43] - 政策工具局限性分析:暂停新增母猪未淘汰存量母猪,供应基数仍高;限出栏体重执行存漏洞,现存 140kg 猪需 1 - 2 个月消化;禁止二次育肥导致压栏猪提前集中抛售;冻肉收储规模小,仅占月消费量 0.2% [44] 总结 - 短期猪价弱势震荡,冻肉收储稳定信心,调控措施影响显现需较长时间 [48] - 政策是“短期应急 + 长期治本”组合,落实到位三季度末或迎拐点 [48] - 6 - 8 月政策或遏制猪价深跌,消费淡季难大涨,超重猪出栏有亏损风险;中长期产能去化,供应压力缓解,猪价有望筑底反弹,但需注意相关风险 [48]
政策调控下的生猪市场
宝城期货·2025-06-11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