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锂电板块景气度回升,新技术商业化推动利润修复与估值提升,当前具备配置价值,25H2 格局趋稳基本面有望上升,新技术催化带来投资机会 [4] 需求端 中国市场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需求,25 年 1 - 4 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 429.9 万辆,同比 +46.3%,渗透率 42.7%,同比 +10.4pct,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快速增长 [20] - 乘用车 1 - 4 月累计批发销量 398.1 万辆,同比 +42.1%,渗透率 46.4%,同比 +9.5pct,四月单月渗透率超 50%,插混占比短期内稳定在 35 - 40% [20] - 商用车 1 - 4 月累计销量 25.0 万辆,同比 +66.9%,渗透率 17.6%,同比 +6.9pct,4 月单月渗透率 21.5% 为历史新高,新能源重卡 Q1 销量 3 万辆,同比 +176% [21] - 25 年以旧换新政策更新扩容,商用车存量置换需求有望释放,带动销量增长 [31][35] 海外及全球市场 - 25 年 1 - 4 月我国新能源车累计出口 63.9 万辆,同比 +51.8%,非欧地区贡献新增量,未来出口仍有增长空间 [36] - 2025Q1 欧洲新能源车累计注册销量 84.2 万辆,同比 +20.1%,渗透率 24.9%,同比 +4.2pct,补贴退坡冲击逐步消除,纯电贡献主要增量 [39] - 2025Q1 美国新能源车销量 38.0 万辆,同比 +12.4%,渗透率 9.7%,同比 +0.7pct,市场车型供给平淡,需求不足,插混销量受 HEV 高增影响下滑 [39][41] - 欧洲碳排考核放宽,25 年销量增长或放缓,但增速有望维持回升,预计全年增速 +15% - 18%,对应销量 339 - 348 万辆 [43][44] - 美国 IRA 补贴或年底取消,若通过短期内有抢装效应,26 年销量回落,预计全年销量同比 +8% - 12%,对应销量 169 - 175 万辆 [44] - 预计 2025 全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 2,299 - 2,352 万辆,同比 +22% - 25%,中国市场增速领先,占比约 69 - 70% [45] 板块业绩 电池 装机&格局 - 25 年 1 - 4 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机规模 184.4GWh,同比 +52.8%,铁锂装机占比 81%,预计维持高位 [46] - 25 年 1 - 4 月电池厂商装机份额 CR10 合计 93.7%,同比 -3.2pct,宁德时代份额 42.7%,同比 -4.5pct,比亚迪份额 24.4%,同比 +0.9pct,部分二线厂商份额有变化 [51] - 2025Q1 全球动力电池累计装机规模 221.8GWh,同比 +38.8%,中国厂商海外与全球份额提升,预计 25 全年全球装机规模达 1,087 - 1,134GWh,同比 +22 - 27% [53][54] 业绩表现与展望 - 25Q1 电池环节营收同比 +9.7%,归母净利润同比 +31.1%,毛利率 22.2%,宁德时代盈利优势扩大,全年营收有望增长,利润向上 [56] - 25Q1 电池环节存货规模 889.8 亿元,环比 +8.0%,资本开支 162.2 亿元,同环比 +27.3%/-4.7%,在建工程规模 725.3 亿元,环比 +11.8%,格局有望稳定 [67] 正极 - 24 年以来碳酸锂价格下跌,目前 6 万元左右,25 年供应增量多,需求增长但供大于求,价格将维持低位稳定 [81] - 24 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产量 65.2 万吨,同比 +2.0%,磷酸铁锂产量 248.1 万吨,同比 +58.4%,25Q1 磷酸铁锂出货占比 75.8%,三元份额萎缩 [84] - 24 年以来多数正极厂商利润率趋向平稳,未来产能出清和原材料价格稳定后,利润率有望回归正常 [87] 负极 - 25Q1 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 62 万吨,同比 +49%,产品成本稳定支撑价格,多数厂商利润率平稳,格局取决于产能和一体化布局 [92][93] 电解液 - 25Q1 国内电解液总产量达 43.6 万吨,同比 +75.9%,头部企业产量增速显著,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96][97] 隔膜 - 25Q1 中国隔膜材料出货量 64.5 亿㎡,同比 +64%,湿法隔膜占比 81.6%,价格下滑,行业产能充沛竞争加剧,格局松动 [98] 新技术与行业趋势 新领域应用催生锂电需求增长,固态电池技术应用加速落地 低空、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需求有望催化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低空经济成战略性新兴产业,eVTOL 进入快速发展初期,2020 - 2024 年销量 CAGR 达 51%,预计 2025 年销量 270 架,带动电池需求增长 [106][108] - 具身智能关注度提升,2024 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 8.6 千台,预计到 2030 年增长至 66.6 万台,机器人电池需求攀升 [110] 新应用对电池性能要求更高,固态电池契合需求痛点有望持续受益 - eVTOL 对电池高放电倍率、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要求高,固态电池可满足需求 [115] - 人形机器人电池关注能量密度、放电倍率与散热安全性能,固态电池性能更优 [117] 各企业产品方案与技术路线逐步清晰,全固态电池批量应用在即 - 2024 - 2025 年固态电池产业链关注度提升,主流企业普遍预期 2026 - 2027 年全固态电池批量装车,2030 年左右规模化应用 [120]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为主流开发方向,正极多采用高镍单晶三元,负极多采用硅基负极 [120][121] - 目前电芯能量密度集中在 400Wh/kg 左右,电芯容量提升,循环寿命普遍 1,000 次左右,国轩高科达 3,000 次 [124] 钠电产品性能持续提升,规模化应用带动产业链加速降本进程 头部企业产品密集发布,技术指标持续突破 - 24 - 25 年头部电池企业发布钠电池进展,主流产品能量密度 140Wh/kg 左右,循环寿命以 3,000 次居多 [127][128] 需求产量双增长,有望开始大规模商业化 - 2024 年储能领域钠离子电池单独采购总规模 0.45GWh,招标项目中单独采购项目数量上升,未来或在大容量储能电站应用 [130]
锂电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板块景气度回暖,固态电池、钠电有望迎来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