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核心观点 - 银行板块ROE处于中上游水平,各子板块全面普涨,基本面受政策呵护,负债成本改善,资金面增量资金流入,估值重塑预期转强,维持“超配”评级,投资关注高股息低估值、区域优势、零售端业务修复三条主线 [4] 复盘 业绩回顾 - 2025Q1上市银行营收同比下滑,城商行保持韧性,主要因债市波动致其他非息收入负增长拖累营收,各子板块和个股营收增速分化 [13] - 2025Q1其他非息收入增速转负,中收表现改善,归母净利润增速转负,拨备反哺贡献减弱,个股进一步分化 [19][20] - 2025Q1上市银行ROE维持10%以上,在31个申万行业中处于中上游水平,城商行ROE最高,个股中杭州、江苏、南京银行领跑 [21] 行情复盘 - 年初至5月末申万银行板块涨幅排名第四,各子板块全面普涨,37/42家上市银行录得正收益 [27] - 今年前五个月A股市场风格阶段性切换,银行行情贯穿始终,源于股息率优越性、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政策托底及增量资金流入 [31] 基本面展望 量 - 今年前4个月政府发债驱动社融增长,信贷结构偏弱,有效需求动力不足,上市银行贷款对公强、零售弱格局或将延续 [34][36] - 宏观调控定调积极,政策组合拳从总量宽松、成本压降、结构优化发力,为银行信贷扩张提供指引,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LPR下调,财政注资并下调存款利率 [40][44] 价 - 商业银行净息差低于监管合意水平,2025年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或承压,源于货币环境、利率下行、资产荒等因素 [45][48] - 5月存款利率下降幅度大于LPR,银行业负债成本进入改善通道,后续表现或更积极,预计2025年下半年存款成本改善效果持续释放 [50] 质 - 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稳步改善,2025年一季度较2024年下降,部分银行不良率处于较低水平 [53] - 房地产风险峰值已过,2025年对公房地产不良或延续改善趋势,零售端不良生成短期压力延续 [54][64] 资金面 入市政策与险资 - 资金流入银行板块核心逻辑是低利率下资产荒,银行股成为优选,因其高股息、低估值、经营稳健、流动性好、顺周期受益 [65][70] - 险资资产端压力增大,倾向配置高股息资产并计入FVOCI,入市政策持续松绑,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有望加速 [71][75] - 险资增配银行等高股息板块并计入FVOCI的趋势或将持续增强,2024年末银行板块持仓占比高,2025年多家银行被险资举牌 [78][83] 被动基金 - 被动指数基金快速扩容,我国或迈进被动投资大时代,源于政策催化、A股机构化、“国家队”资金入市 [84][85] - 银行股“被动资金重要载体”地位将巩固,沪深300指数基金规模大,银行板块占比高,将承接被动资金流入,估值中枢有望上移 [86] 公募基金 - 2025年公募基金改革落地,核心是扭转“规模至上”惯性,迫使基金经理向基准收敛,补齐“配置缺口” [94] - 银行等显著低配板块或将受益,欠配明显的招商、兴业、工商和农业银行或更受益于公募基金回补 [94] 投资建议 - 银行板块ROE中上游,盈利与分红韧性强,经营受政策托底,资金迁移逻辑持续,推动银行股估值重塑 [95] - 投资关注三条主线:高股息低估值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区域优势的成都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零售端业务修复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