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全天候定量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维度市场信号(如技术指标、市场情绪等)动态识别市场风险与机会[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结合日线级别顶背离、TD9计数等传统技术指标判断趋势转折点[7] 2. 引入箱体震荡中枢(3300-3350点)作为成本参考基准[7] 3. 通过0.382时间回调比例特征预测调整周期(如3周)[7] 4. 输出信号包括“风险提示”和“赚钱效应异动”两类[16] - 模型评价:能够捕捉市场关键转折点,但对意外因素(如政策变化)的敏感性不足[7][16] 2. 模型名称:四轮驱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动量、趋势强度、温度指标等维度筛选板块机会[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动量指标:计算相对强度RS6(6日相对收益) 2. 趋势指标:TendS综合得分(含波动率、斜率等4项子指标)[16] 3. 温度指标:Newhigh(创新高个股占比)与Tempe(板块过热/过冷阈值)[16] 4. 信号触发条件:如传媒行业需同时满足RS6>0.5、Tempe>50等[16] 3. 模型名称:行业性价比分析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横向对比行业估值与历史分位数定位性价比[1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公式,但提及对科技型板块的底部入场机会判断[8][12]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全天候定量择时模型 - 风险提示信号准确率: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提及对4月初趋势调整的预判有效性[7] - 信号响应延迟:从触发到市场实际调整约1-3个交易日[16] 2. 四轮驱动模型 - 传媒行业信号区间收益:0.69%(2025-06-05至2025-06-13)[16] - 电子行业信号区间收益:-1.98%(同期)[16] - 非银金融信号区间收益:0.31%(未到期)[16]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TD9计数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连续9日收盘价与4日前收盘价对比判断超买/超卖[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公式,但提及用于日线级别顶背离确认[7] 2. 因子名称:赚钱效应异动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综合动量、趋势、温度指标捕捉板块资金流入[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动量子因子MomU:短期(U)动量变化率阈值(如0.09→0.14)[16] - 趋势子因子TendS:包含波动率、斜率等4项加权得分[16]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TD9计数因子 - 日线级别顶背离预测调整成功率:未披露具体数值[7] 2. 赚钱效应异动因子 - 传媒行业信号触发后5日胜率:58.3%(历史回测)[16] - 电子行业信号触发后5日胜率:42.1%(历史回测)[16] --- 注:部分模型(如缠论分析、周期分析)因未披露具体构建细节未列入[11][9]
本期调整或将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展开
国投证券·2025-06-15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