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中国医疗-生物科技引领年内估值重估;关注国内复苏拐点
高盛·2025-06-16 0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正在复苏,投资者情绪改善,估值触底,年初至今生物技术板块表现强劲,后续投资者开始关注生物技术以外的机会 [1] - 各细分行业表现分化,生物技术、CRO/CDMO等行业有积极发展趋势,而疫苗、零售药房等行业面临挑战 [14][16][22] - 行业催化剂众多,如ASCO会议数据、产品获批、业务合作等,将影响相关公司的股价和发展 [9][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细分行业表现 - 生物技术:聚焦全球合作管道、ASCO的ADC/多特异性研究进展以及盈利平衡点,部分公司有望在2025/26年实现盈亏平衡 [14] - 制药:一季度行业增长疲软,但有产品周期向上的公司表现较好,预计未来有潜在合作收入,ASCO数据或提升业务发展可见性 [16] - CRO/CDMO:一季度D&M业务表现好于预期,多数公司维持2025年指引不变,下半年有上调指引的潜力 [17] - 医疗耗材:持续关注肥胖/GLP - 1领域机会,关税影响可控,医院手术量可能面临挑战,骨科企业表现有差异 [19] - 服务提供商:消费者健康在一季度略有复苏,但需持续观察 [20] - 资本设备:行业招标活动强劲,但由于VBP定价压力和库存管理,收入确认时间延长,预计部分公司在二、三季度实现增长转正 [21] - 疫苗:一季度业绩未达预期,行业面临需求不足、竞争加剧和收款困难等问题,CDC系统去库存接近尾声 [22] - 胰岛素:甘李和通化东宝表现分化,预计2025年该趋势将持续,两家公司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24] - 诊断:IVD公司面临量价压力,预计定价压力将持续到二季度,关注进口替代和全球化战略 [25] - 零售药房:市场出清加速,多数药店关店多于开店,益丰药房同店销售逐渐企稳 [26] 公司表现及催化剂 - 生物技术和CDMO公司:不同公司有不同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反馈和关键催化剂,如再鼎医药关注ZL - 1310和bemarituzumab数据,药明生物关注订单和产能释放 [9] - 医疗器械和服务提供商公司:各公司面临不同情况和催化剂,如时代天使关注海外扩张和消费前景,海吉亚关注新医院开业和地方政府债务解决 [11] 行业数据表现 - 业绩:一季度医疗保健行业表现优于指数,离岸医疗保健受生物技术授权机会推动上涨24%,在岸医疗保健持平 [31] - 估值:在岸医疗保健PE倍数为18.3倍,较3年平均低0.6个标准差;离岸医疗保健为14.8倍,较3年平均高0.1个标准差 [31][99] - 盈利预测:过去三个月和六个月,CRO/CDMO的共识预测上调,主要因积压订单和新订单增长好于预期 [31] - 交易活动:在岸交易在2月上涨后略有放缓,对血浆/疫苗兴趣增加;离岸交易量维持在高位,生物技术等中盘股交易活跃 [31] - 资金流向:在岸主动基金在一季度减持医疗保健股,持仓维持在9%,药明康德在主动基金和医疗保健基金中持股排名第一 [31][95] 其他影响因素 - 政府补贴:部分公司一季度政府补贴减少,但从行业整体来看,补贴占净利润的比例和绝对值在过去七个一季度中仍处于较高水平 [27] - 医院设备招标:4月所有设备采购价值同比增加,3月招标活动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29% [41] - 资金情况:4月国内外公共医疗保健资金停滞,全球私人生物技术资金稳定,中国私人生物技术资金仍较弱 [49][51][53] - BD交易:中国生物技术的授权交易持续增加,交易规模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保持较高水平 [60][62] - GLP - 1:越来越多口服GLP - 1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在减肥方面显示出疗效 [66] - 制药和分销商:制药公司创新药物贡献增加,分销商毛利率面临压力,但有利的融资政策可能带来益处 [69][72] - VBP:医疗设备和耗材的VBP情况,各产品在不同年份和省份的实施情况不同,2025年计划尚未公布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