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工业应用场景巡礼
银河证券·2025-06-16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推荐,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核电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国家和多地出台政策支持,首款针对核电产业日常生产的人形机器人已部署并进驻训练场,相关项目完成阶段性验收 [8][11] - 核电机器人是针对核电厂严苛环境设计的高度智能化自动设备,按形态结构、功能用途和应用场景有不同分类,能提升核电运维效率与安全性 [8] - 核电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加工和下游应用环节,市场空间广阔,但存在人形机器人成本高昂、底层算法模型不成熟等挑战 [8] - 多家上市公司在核电人形机器人领域积极布局,推动产业发展,建议关注景业智能、上海电气、申昊科技、亿嘉和、机器人等公司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电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 - 国内核电人形机器人产业取得积极进展,2024 年 3 月起国地中心联合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探索应用,12 月 1 日部署首款机器人,2025 年 1 月 13 日项目完成阶段性验收,2 月 17 日“麒麟”具身智能训练场启动 [11] - 宇树科技 CEO 王兴兴预测 2025 年底前 AI 人形机器人将达“新量级”,2026 - 2027 年将在部分场景落地 [12] - 景业智能“胡狼 1 号”机器狗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亮相,具备多种功能和优势,吸引关注 [15] - 国家和上海、杭州、北京、深圳等地出台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从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支持,推动其在核电领域应用 [16] 核电人形机器人:基本情况与定义分类 自 20 世纪 40 年代至今核电人形机器人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 国际上 1948 年美国开发出遥控式机械手 M1,1977 年日本研发出首台双足机器人,美、法、德、日等多国在核事故后加大开发力度,2024 年日本东电力推出 Telesco 伸缩臂机器人 [22] - 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研究,1994 年推出“勇士号”,2012 年研制出多功能水下智能检查机器人,2015 年组建联盟,2024 年部署首款人形机器人 [23] 核电人形机器人的定义与特性 - 核电人形机器人是针对核电厂严苛环境打造的高度智能化自动设备,融合多种技术,具备高度自主决策与智能交互能力 [25] - 具有高辐射耐受性、智能决策能力、运动控制能力、自主导航定位、远程操控便捷、多传感器协同、多功能作业能力、长期续航能力等八点特性 [26][27][28] 核电智能机器人的分类:形态、功能与应用场景视角 - 按形态结构分为人形和非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可替代人类和现有非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更具优势 [29][30] - 按功能用途分为检测、维修、应急机器人;按应用场景分为巡航、高精度上下料、工件清理及精修加工机器人 [30][31] 核电人形机器人:细分应用场景介绍 - 巡检场景可进行日常维护与检查、辐射监测与测绘、特种物资投送等,如“天工”人形机器人和华东理工团队研发的机器人 [33][34] - 高精度上下料场景可进行乏燃料后处理、核设施退役中的封装操作等,如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研发的双臂机器人系统 [36][37] - 工件清理及精修加工场景可进行核设施退役与拆除、放射性废物处理、事故应急响应等,如英国的 SMuRFs 系统和天创机器人的“天魁 1 号” [40][41] - 四足机器人集群可用于构建全天候安防体系,如景业智能“胡狼 1 号”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机器狼” [43][44] 核电机器人参与主体扩容,协同发展态势渐显 - 2024 年 10 月,中核集团发起的联盟召开年会,中核资本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48] - 2024 年 12 月,北京雷蒙塞博与中国核电工程联合研发的核装备机器人入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51][52] 核电机器人产业链 核电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生产、下游应用环节 - 产业链上游包括生产原材料与核心技术供应,中游包括设计研发、制造组装等,下游应用于核电多个领域,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53] - 上游各领域有具备竞争力的供应商企业,中游企业技术实力和产能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下游应用广泛,可降低人员风险 [57][59][64] 核电机器人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 核电产业扩张和乏燃料处理需求增加,为核电机器人带来广阔市场空间,预计 2035 年我国乏燃料离堆贮存累积量将达 13900t,存在缺口 [74] - 我国智能机器人发展潜力大,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在 2030 年达千亿元级别,为核电机器人提供技术和产业链支持 [80] - 未来核电机器人技术多方向发展,包括智能化算法、远程操控、多传感器融合等,但面临成本和技术挑战 [83][85] 核电机器人技术突破,实现智能创新发展 - 2024 年 10 月,中广核研究院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攻克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多款专业机器人,成果已在多个核电站应用 [90] - 2024 年 10 月,华东理工大学研发“面向核电站巡检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提升巡检智能化和安全性,获多项荣誉 [91] - 2025 年 1 月,国地中心与上海电气合作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将继续推进人形机器人在核工业场景的训练 [93] 产业链下游从业者涵盖企业、高校、核电集团等 - 国内企业如景业智能、沈阳新松等在核电机器人领域布局,但与国际领先企业有差距,国内市场仍以国际企业为主导 [94] - 中核集团及多所高校、科研院积极参与研发,推动我国核电机器人产业发展,国际上发达国家企业在该领域占据优势 [98][101] 相关上市公司介绍 景业智能:国家核工业智能装备领跑者 - 景业智能是全国最早批量生产机械手产品的企业,2024 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逐步实现业绩恢复 [103] - 公司深耕核工业,布局乏燃料后处理业务,“胡狼 1 号”四足机器人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亮相,展示多任务执行能力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