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用事业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关注细分领域机会
东莞证券·2025-06-17 17:20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公用事业行业存在细分领域投资机会,申万公用事业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且市盈率估值低于近十年中枢,建议关注煤电、新能源发电、水电领域相关公司[2][67]。 各部分总结 公用事业指数涨跌情况回顾 - 截至6月16日,今年申万公用事业指数整体下跌0.68%,跑赢沪深300指数0.87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第19名[2][9] - 今年申万公用事业指数子板块涨多跌少,4个上涨(热力服务、电能综合服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3个下跌(光伏发电、燃气、风力发电)[2][12] - 截至6月16日,申万公用事业指数市盈率估值约18.42倍,低于近十年估值中枢(26.61倍),历史分位数约13%[2][13] 煤电:动力煤价格下降,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促行业发展 容量电价机制建立促固定成本回收 - 2023年11月提出加快推进电能量、容量、辅助服务市场等协同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构建两部制电价机制[18] - 新增容量电价,电量电价市场化形成,容量电价水平合理确定并调整,合规在运公用煤电机组满足要求且执行调度指令可获容量电费[18][19] - 容量电价按回收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确定,2024 - 2025年多数地方为30%左右,部分为50%左右,2026年起不低于50%,有助于煤电企业回收成本和行业健康运行[20][21] 辅助服务市场规则进一步完善 - 2024 - 2025年发布相关规则,明确辅助服务交易内容,建立费用传导机制,标志三大交易品种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24] - 下一步将推动各地落实,督促规范交易和参与市场,各地需制修订实施细则[26] - 煤电公司积极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如华能国际2024年调峰、调频辅助服务电费净收入可观[27] 煤价下降有望促煤电业绩提升 - 1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5.8亿吨,同比增长6.6%,动力煤消费量13.4亿吨,同比下降0.8%,炼焦煤消费量2.0亿吨,同比增长4.5%,整体煤炭消费总量略降[28][29] - 重视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动力煤是煤电主要燃料,成本占比约七成,截至6月13日,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综合交易价均值同比下降7%,有望提升煤电企业业绩[30][34] 新能源发电:政策支持促发展,系列举措助消纳 政策支持促新能源发展 - 我国实施新能源支持政策,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如推进风电光伏基地、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等[37] - 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2018 - 2024年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速19%,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速31%[41] 系列举措有望提升消纳能力 - 西部地区新能源发电量及外送需求可能提升,但当前电网消纳新能源能力不足,1 - 4月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同比下降[43] - 我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建设智能微电网、共享储能电站、虚拟电厂等举措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49][51]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明确电网建设计划,未来特高压电网建成投产有助于新能源消纳,如陕北至安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53][54] 水电:装机稳步增长,分享发展成果 我国水电装机稳步增长 - 我国出台政策支持水电发展,如推进重大水电工程建设,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55] - 水电装机稳步增长,2020 - 2024年水电装机容量从3.70亿千瓦增长至4.36亿千瓦,年均复合增速4%[56] 积极与投资者分享发展成果 - 2019 - 2024年申万水电板块保持盈利,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运营期现金流通常较好[59] - 2024年度11家水电行业上市公司中9家现金分红,部分公司分红比例高,多家公司对未来利润分配有具体规定[62][66] 投资建议 - 煤电关注华电国际(600027)、国电电力(600795)[2][67] - 新能源发电关注三峡能源(600905)、龙源电力(001289)[2][67] - 水电关注长江电力(600900)、华能水电(600025)、川投能源(60067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