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酒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中国黄酒,复兴在望
华创证券·2025-06-19 23: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首次)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黄酒是具有深厚精神文化背书的低成本高毛利消费品,拥有广泛消费者品类认知和众多深入人心的品牌,但受多种经营折价因素影响,商业价值未充分开发,长期被低估 [5][12] - 黄酒产业复兴迎来外部战略机遇期,包括有望成为最后完成高端化升级浪潮的品类、温和悦己养生型酒饮需求增长、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会稽山率先变革有望形成“鲶鱼效应” [5] - 黄酒自身存在五大战略问题,需在品质工艺、战略定位、品牌打造、市场布局和治理结构方面进行重构,才能推动全面繁荣 [5] - 建议积极关注古越龙山、会稽山,会稽山新任管理层积极进取,有望引领行业突破;古越龙山作为行业龙头,品牌优势突出,但受制于体制机制或被动跟进,板块短期估值偏高,建议回调后再择机战略配置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黄酒行业:珠玉蒙尘,价值洼地 - 中华国粹,源远流长:黄酒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历史可追溯到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在明清及民国发展至巅峰,承载众多中华历史文化艺术创作典故,“国粹”称号当之无愧 [12] - 名酒基因,时间价值:黄酒曾多次获评国家名酒、获国际大奖,多次作为国宴用酒和国礼,拥有“女儿红”等深入人心的品牌,且越陈越香,具备时间价值 [15][16] - 微醺境界,健康品质:黄酒滋味鲜甜适口,微醺体验引人入胜,年轻潮流化有望加强,且富含功能性物质,有健康养生的保健作用 [19][25] - 规模与低价困境:价值洼地亟待修复 - 品类变迁:历史上南方黄酒产业率先兴盛,区域发展不均衡为全国化扩张埋下挑战,清末后因粮食紧缺、政策变化等因素,黄酒行业盛景不复 [27][28] - 价值洼地:黄酒规模小、吨价低、盈利能力弱、市值低,ROE处于酒类末端,商业模式有较大改良空间 [32][33] - 折价之源:工艺需改良,破除易上头印象;定位需清晰,摆脱与料酒同价位带的低档定位;品牌打造需加强,精雕细琢产品差异点;市场教育与布局需扩散,提升全国性消费者教育;公司治理需提高,提升治理市场化和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 [35][38][41] 二、世易时移,黄酒复兴迎来战略窗口期 - 供给端格局改善,白酒升级浪潮传递至黄酒:白酒、啤酒已完成结构升级,高端化成为核心增长驱动,黄酒当前供给端头部酒企共同引领提价,行业出清、格局明晰,有望启动高端化逻辑 [50][57] - 需求端追求温和、养生、悦己化:健康理性饮酒理念推广,经济和消费群体变化使温和养生型饮酒需求有望提升,黄酒潜力空间增大 [60] - 政策支持加码,期待机制进一步改革:政府支持增加,出台多项政策推动黄酒产业发展,期待进一步加码国企机制改革和市场秩序管控 [65][67] - 民企率先变革,或可形成“鲶鱼效应”:会稽山民企改革先行,动作灵活,有望推动其他黄酒国企共同变革,引领黄酒品类加速复兴 [67] 三、黄酒复兴五步走:珠玉拂尘,价值重构 - 品质工艺:改良酿造技术,转变上头认知:行业需通过技术赋能改良酿造工艺,提高饮用和饮后的舒适感,推动建设行业分级分类标准,加强宣传,转变消费者认知 [70][73] - 战略定位:场景定位分级,坚定高端化打造:酒企应坚决高端化,参考高端清酒和白酒酒精醉酒度定价,锚定主流价格带打造大产品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