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尖端先进封装需求持续增长,AI相关仍为主要驱动,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78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695亿美元 [3] - 凸块/重布线层/硅通孔/混合键合构建先进封装基底,各技术有不同发展方向和特点 [3] - FC/WLP/2.5D/3D四大方案助力封装技术迭代结构升维,各方案有不同优势和市场表现 [5] - 先进封装技术迭代推动设备行业进入增量发展新阶段,建议关注相关设备厂商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先进封装 - 发展历程迎来以3D封装为代表高密度封装时代,经历通孔插装、表面安装器件、面积阵列表面封装等阶段 [9][10] - 高性能封装要求I/O密度>16 I/Os per mm2且Pitch<130μm [11][12] - 先进封装规模有望从2023年的390亿美元攀升至2029年的8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2.7%,2.5D/3D封装增速最快 [14] - 先进封装出货量有望从2023年的709亿颗攀升至2029年的976亿颗,复合年增长率达5.5%,WLCSP、SiP和FCCSP出货量领先 [17] - 先进封装晶圆总产量预计以1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SiP和FCCSP短期内占主要份额,2.5D/3D技术增长迅猛 [20] - 技术路线上先进制程向纳米级、先进封装向微米级发展,摩尔定律放缓加速3D IC采用 [22][25] - 市场格局上台积电/三星以堆叠为主,日月光/安靠以FC/SiP为主 [28] - 市场拐点出现有望带动封装市场增长,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收入长期增长,AI芯片封装需要多种先进封装解决方案 [31][32][35] - 正在进行或计划中封装项目投资合计约千亿美元 [37] - 近期尖端先进封装需求持续增长,AI仍为主要驱动,多家公司有积极业绩指引和市场预期 [38] 基础技术 - Bump是晶圆制造环节延伸,为FC前提,朝着更小节距、更小直径方向发展,有多种制备方式及优缺点 [42][45] - RDL可改变IC线路接点位置,是实现芯片水平方向互连关键技术,布线层数将增加,L/S不断缩小,涉及多种工艺和设备 [49][52] - TSV在硅片上垂直穿孔并填充导电材料,实现芯片间立体互连,有不同制造类型和工艺顺序 [56][58] - 混合键合通过金属和氧化物键合组合连接芯片,减少凸块和接触间距,增加连接密度,有W2W、D2W等不同方式及特点 [61][66][69] 堆叠互联 - FC信号路径优化、散热性能提升、I/O引脚密度增加,所需设备/材料供应商众多,FCBGA/FCCSP出货量稳步增长,消费电子为首要应用市场 [81][91][92][100] - 晶圆级封装先在整片晶圆上封装测试再切割贴装,成本大幅降低,依据芯片/封装大小划分扇入/出,有不同分类和特点,所需设备/材料供应商不同,29年WLCSP预计规模为24亿美元、FO预计规模为43亿美元,严重依赖移动和消费终端市场 [107][108][114][117][118][121] - 多芯片互联中2.5D封装将芯片并列排在硅中介板上互连,3D封装直接在芯片上打孔布线连接上下层芯片,CoWoS是2.5D封装应用实例,HBM是3D封装应用实例,2.5D/3D封装所需设备/材料供应商较多,嵌入式封装EMIB通过硅片局部高密度互连,具有封装良率正常、无需额外工艺和设计简单等优点,2.5D/3D封装CIS为主要收入来源,CBA DRAM增速最快 [124][126][127][134][148][150][154] - FOPLP将Die重构在方形载板上进行FO,成本优势明显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