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补利好、平台优惠简化及即时零售提升活跃度,推动618多平台加速增长
交银国际·2025-06-20 18: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对互联网行业覆盖的公司给出了买入、中性评级,其中百度、挚文集团、网易云音乐等多数公司为买入评级,阅文集团、东方甄选等部分公司为中性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国补利好、平台优惠利好及即时零售对平台用户活跃度的拉动推动下,2025年618大促期间,淘天、京东均实现交易额加速增长,下单用户双位数增长,会员用户粘性进一步提升,美团闪购在高客单品类实现较快增长 [1] - 政策方面,2025年1月及4月共计下达1620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另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在三、四季度有序下达,支持下半年消费稳步提升 [1] - 电商首推阿里,GMV市占企稳、货币化率提升,CMR仍有上调空间,亦关注竞争态势稳定后美团、京东估值修复机会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平台618表现 - 淘天(活动周期5月13日 - 6月20日) - 截止6月18日24点,天猫平台有453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同比增24% [2] - 天猫购买用户数双位数增长,88VIP用户规模突破5000万 [2] - 国补带动商品成交额同比增116%,带动家电、3C行业成交额双位数增长,超9200个参与国补品牌实现翻倍增长 [2] - 晚点报道,天猫剔除退款后的真实成交GMV同比增10%,为过去3年来最大涨幅;品牌会员同比增15%,日均购买人数增8.6%,客单价是平台平均水平的2倍 [2]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5月底日单量突破4000万,带动平台用户活跃度提升;苹果、小米在淘宝闪购的日均订单增速超50%,苹果、屈臣氏、全棉时代、部分服饰品牌日均订单创历史新高 [2] - 京东(活动周期5月13日 - 6月20日) - 5月30日 - 6月18日期间下单用户数同比增100%,零售、线下业态及外卖整体订单量超过22亿,DAU创历史新高,家电、3C品类的规模及增速居行业第一,服饰及日百品类增速高于行业 [2] - 外卖日单突破2500万单,全职外卖骑手达到12万人,预计季度末达到15万人,一线城市全职骑手5月人均收入接近1.3万元 [2] - 外卖业务与零售交叉销售,高频外卖用户在京东超市的月复购率达到67%,外卖带动PLUS会员单月新注册40万,PLUS会员外卖复购率是非会员的2倍 [2] - Questmobile数据显示618期间京东APP DAU达到2.12亿,同比增51.2% [2] - 美团闪购(活动周期5月27日 - 6月18日) - 成交额创新高,60 + 品类/85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增长 [2] - 手机、白酒、奶粉、家电等20 + 品类高客单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逾2倍,其中白酒/大家电成交额增10倍/11倍 [2] - 超1亿用户下单,高客单产品增长带动下单用户人均消费同比增40% [2] - 活跃本地商户达近百万家,全国164个城市的1574个本地商圈实现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倍 [2] - 拼多多(活动周期5月13日 - 6月20日) - 投入“千亿扶持”推动优质供给增长,并向消费者发放大额消费券,多品类时令水果销量同比翻倍增长 [2] - 热门手机单品实现3 - 8倍同比涨幅,部分电脑、空调销量实现2 - 3倍增长 [2] - 美妆、母婴、宠物品牌快速增长 [2] - 年轻群体(“05”后)在平台的3C品类消费订单量环比增长3倍 [2] - 国补专区覆盖至23个地区,国补商品销量环比增177% [2] 阿里巴巴和京东历年618战报对比 - 阿里巴巴 - 2025年截至6月18日24点,品牌商家成交破亿453个,同比+24%;购买用户同比双位数增长,88VIP 5000万 +;直播间破亿81个,店播破千万同比+21% [3] - 2024年截至6月18日23时59分,品牌商家成交破亿365个,3.6万个品牌成交翻倍;88VIP新增会员人数同比+65%;破亿直播间达人34个 + 店播47个,同比+53% [3] - 2023年截至6月18日0点,品牌商家2227个品类商品同比增100% +;淘宝开播的达人主播同比+39% [3] - 京东 - 2025年5月30日20点至6月18日23时59分,线上、线下业态及外卖整体订单量超22亿;下单用户数同比增100% +,京东app DAU创历史新高;采销直播成交额同比增285%,数字人主播累计带动GMV 140亿 + [3] - 2024年截至6月18日23时59分,成交额、订单量创新高;83个品牌成交额破10亿;5亿 + 用户下单;直播订单增200% +,数字人直播覆盖5000 + 品牌 [3] - 2023年京东小时购用户数增400%;虚拟主播带动成交额增246% [3] 交银国际互联网及教育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百度、挚文集团、网易云音乐等多数公司评级为买入,阅文集团、东方甄选等部分公司评级为中性,并给出了各公司收盘价、目标价、潜在涨幅、发表日期、子行业等信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