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系列深度(十三)区域篇:重庆抢滩立潮头,具身智能大跨步
长江证券·2025-06-20 2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2025 年量产元年开启,随着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上升,其在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外企业软硬件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规模化商业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国内产业链稳步推进应用进展,软硬件供应链成长迅速,建议关注技术领先的主机厂,以及具备核心零部件技术、与头部企业深度合作的零部件企业 [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以史为鉴,重庆具备打造万亿汽车产业集群基础 - 产业集群指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在地域上高度集中形成的生态系统,能使新兴产业更快从概念走向实践,以政策支持为引导,以人才聚拢为基础,以资源高效转化为路径,推动产业链完整性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0] - 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是产业集群快速落地的关键前提,精准的财税和土地支持显著降低企业落地成本,产业集群政策的精准设计极大提升了区域创新活力与国际竞争力 [21][22] - 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与互动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核心引擎,多层次人才激励措施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26] - 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和高效的协同机制,通过“区域化—专业化—政策化”协同建设,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稳固关键产业链、加强供应链安全的有效抓手 [30][32] - 重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地位、超 3000 万常住人口的消费市场及“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政策框架,形成“整车+零部件+创新生态”全产业链布局,与华为深度合作打造问界、阿维塔等高端品牌,2024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95.3 万辆,问界 M9 稳居 50 万元以上 SUV 销量榜首,目标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 130 万辆,成为西部振兴的核心增长极 [7][34] -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腹地,是连接中西部与东部、沟通国内与国际的“立体枢纽”城市,处于多个国家战略的关键节点,具有承上启下的“桥头堡”作用,构建了立体交通网络,积极发展中欧班列和航空航线,具备海陆空多式联运的优势,为承接西部与国际市场贸易创造了条件 [35][38][41] - 重庆市常住人口多,城镇化率高,GDP 总量突破 3.2 万亿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消费市场“规模+质量”双轮驱动,2024 年新能源汽车销售表现亮眼,千人汽车保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容量和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46][50][51] - 重庆市政府通过资本运作精准纾解企业痛点,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内外资企业入驻,依托“链长制”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资源转化体系,目前已拥有 19 家整车企业、1200 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过 70% [53][55][60] - 赛力斯依托重庆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与华为深度绑定,实现整车制造的高效化和智能化,2024 年实现“扭亏为盈”;长安汽车携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阿维塔科技,2025 年 4 月交付量同比增长 122.6%,创下历史新高 [68][70][72] - 政策推动重庆汽车制造业形成“整车+主机厂—零部件—数字化平台—服务运营”闭环生态,以系统化制度设计构建产业发展“四梁八柱”,形成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体系,重庆汽车产业迎来“质+量”双提升,2024 年重回“中国汽车第一城”,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驶入高端赛道 [74][79][85] 汽车产业协同性强,重庆机器人具备先发优势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 Gen2 核心零部件包括芯片&系统、旋转/直线执行器、灵巧手、电池组等,成本构成中传感器、电机占比较高,分部位来看成本主要集中于四肢,远期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达千亿元,若销量达 500 万台,市场规模为 1 万亿元,有望达到汽车市场规模 [90][92][95] - 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在电动化、智能化、科技化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机器人和智能电动车零部件在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以及能源层等方面存在诸多共同点 [98][99][101] 重庆政商发力,助力机器人产业集群崛起 - 重庆机器人战略坚定,从 2011 年起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从顶层制度上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赋能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