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结构性特征明显,恒指收益依赖权重股集中,当前板块轮动难、海外地缘冲突及内部流动性收紧压力上升,建议谨慎,待资金与情绪缓解后择机介入,采用杠铃配置关注港股银行和AI互联网标的 [2][3][4] 港股市场观察 集中度越大,股市相对表现反而越好 - 截至6月20日,恒指年内涨17.3%,前十个股贡献15.5%,其余成分股仅贡献1.8%,且恒指成分股高于100日均线占比指标峰值自2024年9月逐次回落,凸显个股与行业研究重要性 [2][9] - 中美股市经验显示,成分股表现优于指数比例越低,股指相对表现越好,港股敏感性更大,恒指需资金持续集中权重股才可能保持当前收益 [2][11] 场内资金进行板块切换存在一定难度 - 4月初以来恒生指数涨幅可观但板块热度分化,港股银行拥挤度提升慢且低于去年平均,恒生科技拥挤度回落,港股创新药和新消费部分成分股拥挤度上升 [3][15] - 特朗普称实施药品关税、人民日报发文批评盲卡盲盒,使创新药与新消费板块调整幅度更大 [15] - 盈利修正动能指数显示,恒生科技指标回落,恒生金融上调盈利预期,金融基本面胜率更高 [19] - 科技板块胜率提升或需AI产业趋势重启,左侧介入应重赔率,目前恒生科技情绪指标触顶回落,内资无明显买入意愿,南向资金逆向投资,左侧押注意愿不强 [21] - 港股银行整体处于高胜率、赔率适中状态,部分银行溢价率10 - 15%,部分已折价,多数仍高于20% [26] 港股流动性或边际收紧 - 今年南向资金流入、港股IPO与再融资规模提升,推升港元汇率,5月初金管局释放银行总结余使Hibor回落、港美利差负向走扩,吸引外资,外汇储备5月提升 [4][31] - 6月12日押注港元触及或跌破弱方保证的美元看涨期权名义未平仓合约规模达510亿美元,较上月增约25%,港元回落至弱方保证区间,金管局收紧流动性必要性上升,历史上此时港股常承压 [4][31]
海外与外资周观察:港股能否重拾上涨动力?
天风证券·2025-06-23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