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问稳定币
华泰证券·2025-06-24 16: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多元金融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定币是商业私营机构发行的足额储备的加密影子法币,起源于加密资产交易,正逐渐切入实体经济支付场景,对货币流通及国债市场的影响需引起重视 [1] - 探讨了稳定币的实质、发行特点、使用场景、与其他货币的关系、监管边界等问题,并分析了港币稳定币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机遇与挑战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的实质 - 稳定币是货币增量发行,更多用于加密资产交易及海外或跨境支付,交易需双方有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账户 [12] - 由商业私营机构发行,是对发币机构的债权,关键在于私营机构铸币权有无足够强力的背书 [12] - 是足额储备货币发行,发行环节不具备杠杆,而法币发行并非足额储备,商业银行创造货币有杠杆效应 [12] - 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可进行钱包之间点对点直接交易,发行人冻结难度大,且包含历史交易信息 [12] - 是影子法币,1:1锚定法币币值,具备交易功能,但运营风险不容忽视 [12] 稳定币作为货币发行的特点 - 发行依赖需求,用户为在某些场景降低成本或提高便利性而换取稳定币,如USDT用于比特币交易 [21] - 铸币环节有越来越强的批发(to B)特征,头部稳定币多倾向机构客户,个人客户多从交易所购买 [22] - 稳定币做市机构有套利空间,市场需求旺盛会推动发行,即货币供给扩张 [23] - 货币政策对稳定币有影响,扩张性政策推动需求,紧缩性政策降低需求,目前稳定币对实体经济影响不大,但用于贸易支付后影响可能增大 [27][29] 稳定币的初始使用场景 - 起源于加密资产交易场景,USDT由Bitfinex推动创立,用于解决比特币交易者用法币交易的高成本问题 [30] - 至今主要使用场景仍是加密资产交易,2024年约79%的稳定币交易额用于此,用于支付的交易约4.6万亿美元,占比约17%,但渗透率仍较低 [34][35] 稳定币切入支付场景的方式 - 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特点,在跨境支付中尤为明显,如Felix Pago、Scale AI等案例 [43][45] - 主要加密资产跨境流动规模近年显著增长,2Q24超6000亿美元,约70%由稳定币贡献 [2]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前景 - 与稳定币都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最大不同在于发行人,CBDC信用来自国家,央行对其控制力更强 [56] - 应用场景是关键,稳定币契合加密资产交易需求,CBDC设想用于实体经济交易支付,潜在接受程度不弱于稳定币 [57] - 底层技术稳健性仍需检验,推广相对审慎,稳定币是增量变化,使用者会考虑隐私问题 [60][61] 稳定币与货币流动性、国债的互动关系 - 不考虑稳定币自身,其发行对法币流动性影响大致中性,具体取决于储备资产选择和现金M0变化 [62] - 稳定币成为短期国债买家是商业模式必然,发行规模会影响短期国债利率,规模扩大将提升对短期国债市场的影响 [64][66] 存款代币是商业银行的答案吗 - 商业银行将存款代币化可降低转账支付成本、提高交易时效,如摩根大通的JPM Coin和JPMD [3][72] - 存款代币与稳定币、CBDC和普通存款有区别,目前使用范围有限,未来推向消费者是否成信用卡有力竞争者值得关注 [74][86] 稳定币动了VISA、Mastercard的奶酪吗 - 稳定币凭借低成本和快速度可能挑战传统卡组,但传统卡组也在积极拥抱稳定币以抢占先机 [3][87] - 稳定币立法放行了新的货币发行机构,大型零售企业和传统银行也在积极参与,卡组织也在与稳定币合作 [86][87] 监管的边界 - 稳定币监管高度重视反洗钱,合规稳定币在铸币和交易所开户需严格KYC测试 [3] - 监管重点还包括储备资产的充足性和信息的公开透明,美国和中国香港立法确立了持牌经营等原则 [92] 港币稳定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中国香港加密资产交易不活跃,港币稳定币更可能用于支付场景,尤其是跨境贸易 [3] - 发展关键在于流动性,需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和多种稳定币/法币“交易对”选择 [98][101]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还远吗 - 香港法规不排除稳定币挂钩人民币的可能性,离岸人民币规模稳中有升,跨境支付通有望增加供给 [105] - 潜在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人民币或构成人民币国际化的两条重要路径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