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将如何影响全球货币体系?
华泰证券·2025-06-25 10:30
稳定币发展现状 - 2020 - 2025年6月中旬,稳定币市场规模从约50亿美元增至超2500亿美元,CAGR超100%,2024年交易额近37万亿美元,美元稳定币占比超95%[2][24] - 稳定币在全球商品服务交易、价值储存、居民持有渗透率等维度发展快,如义乌跨境支付、菲律宾侨汇等场景应用增多[24][29] 发展原因 - 兼具加密货币技术优势与传统法币稳定性,为加密世界提供交易货币,连接加密与传统金融[38][40] - 支付效率高,跨境支付便捷成本低,无需银行账号,可绕开SWIFT系统,在特定地区渗透率高[38][40] - 新兴经济体居民用稳定币规避汇率风险,发行商因储备资产利息收入增加而增强发行动力[47][46] 监管情况 - 美国、中国香港、欧盟等地对稳定币监管围绕界定、发行、监管内容、赎回、反洗钱展开,形成五大趋势[60] - 美国和中国香港监管法案在稳定币类型、发行主体、储备资产等方面存在异同[59] 发展前景与风险 - 基准情形下,2035年稳定币市场规模或达4万亿美元以上,占全球SWIFT结算额比例升至3 - 4%[64] - 面临交易合规性监管、兑付风险,最终风险来自缺乏存款保障和最终借款人保障制度安排[67][69][70] 对全球货币体系影响 - 若储备资产含金融资产且无对冲政策,稳定币可能带来类似“影子银行”的信用扩张,推动金融条件宽松[75] - 稳定币监管条例下,虽可能创造法币和国债需求,但央行和财政有监管工具防止“货币超发”[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