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A股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资金、估值、情绪、动量、超买超卖和盈利6个因子构建综合打分体系,评估行业轮动机会[1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资金因子:行业主力净流入率(过去N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行业市值) 2. 估值因子:行业当前PE/PB位于过去1年的分位数 3. 情绪因子:行业成分股上涨比例(上涨股票数/总股票数) 4. 动量因子:行业MACD指标(DIF与DEA差值) 5. 超买超卖因子:行业RSI指标(14日周期) 6. 盈利因子:行业一致预测EPS过去1年分位数 各因子标准化后加权求和,权重未公开[18] - 模型评价:多维度覆盖市场驱动因素,但未披露因子权重分配逻辑 2. 模型名称:共识度选股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行业动量、高频资金流与价格走势相似度筛选个股[2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行业筛选:选取过去30天涨幅前三的申万二级行业 2. 股票池构建:在目标行业中计算以下指标: - 月度动量因子(过去30日收益率) - 估值因子(如PE分位数) - 上涨频率(日内上涨分钟数占比) 3. 高频资金匹配:计算股票分钟级资金流与价格走势的相关系数(如Pearson系数) 4. 最终筛选:按相关系数排序,每个行业选取前5只股票[21] - 模型评价:高频数据捕捉短期资金动向,但对交易成本敏感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A股行业轮动模型: - 非银金融(得分6)、食品饮料(5)、电子(4)为当期高分行业[20] - 石油石化(-8)、轻工制造(-6)、银行(-6)为低分行业[20] 2. 共识度选股模型: - 当期输出标的:元件(满坤科技、沪电股份等)、油服工程(通源石油、中海油服等)、饰品(明牌珠宝、周大生等)[22]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主力资金净流入率 - 构建思路:通过大单交易识别主力资金动向[13] - 具体构建过程: - 定义主力交易单:单笔成交≥10万股或金额≥20万元 - 计算每日行业净流入额:主力买入额-主力卖出额 - 标准化处理:净流入额/行业流通市值[13] 2. 因子名称:MACD动量因子 - 构建思路:捕捉行业价格趋势变化[18] - 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行业指数12日EMA(快线)与26日EMA(慢线): - DIF = EMA_{12} - EMA_{26} - DEA = DIF的9日EMA[18] 3. 因子名称:RSI超买超卖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行业短期超买超卖状态[18] - 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14日行业指数涨跌幅: - [18] ---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报告中未披露单一因子的独立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