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CNY) 模型构建思路:选取香港市场中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反映香港市场创新药主题证券的整体表现[3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样本空间为中证香港300指数与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样本空间的并集 - 筛选标准: 1) 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或为制药企业提供研发/生产服务 2) 按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序,选取前50只证券(不足50只则全纳入)[38] 模型评价:历史表现优异,近5年跌幅小于同类指数,近3年涨幅达33.92%[39] 2. 模型名称: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跟踪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完全复制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成分股及权重[55]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采用实物申赎机制 - 设置人民币/港币双币种交易通道 - 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6.43%以内[5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CNY) - 近1年收益率:74.99% - 近3年收益率:33.92% - 近5年收益率:-7.83% - 市盈率(TTM):32.47倍(近3年分位数26.12%)[39][42] 2.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 - 规模:118.49亿元 - 日均成交额:28.93亿元 - 年化跟踪误差:6.43% - 跟踪偏离度均值:0.21%[56][5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研发投入强度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创新药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2]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取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成分股中位数21.64%作为基准值[32] 2. 因子名称:市值分布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小市值创新药企业的超额收益[4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将成分股按市值分为<100亿/100-300亿/>300亿三组 - 计算各组在指数中的权重占比(68.42%为300亿以下)[4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研发投入强度因子 - 头部成分股研发强度:信达生物(51.82%)、百济神州(54.96%)[50] - 预测EPS增长率:三生制药2025年预测EPS达2.1661元(较2024年+151.87%)[53] 2. 市值分布因子 - 小市值组(<300亿)年化超额收益:较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高15.2%[39][44] - 成分股业绩增速:百济神州2025Q1净利润同比+100.51%[50] 注:报告中未涉及复合因子或衍生因子的构建,主要采用指数编制规则中的基础因子进行投资价值分析[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