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3 年以来“一揽子化债方案”持续推进,江西作为全国唯一债券零违约省份和重要资源型省份,化债与转型动作值得关注。江西经济财政水平居中、债务率中上游,化债成效显著,产业转型初显成效,承接产业转移或成经济增长极,省内金融资源尚可,各地市基本面和债务压力有分化,投资城投债需关注不同区域和期限[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江西省经济财政债务一览 - 江西区位概览:位于中国东南部内陆、长江中下游南岸,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交通便捷[11] - 江西经济财政情况:2024 年 GDP 为 34202.50 亿元,居全国第 15,增速 5.1%,人均 GDP 7.60 万元,排全国第 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066.6 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 1813.9 亿元,分别居全国第 17、14;财政自给率 40%,排全国第 18,税收占比 64%,排全国第 21[13][17][19] - 江西债务情况:考虑狭义隐债和地方债,宽口径债务压力处全国中游;考虑城投有息债务和地方债,债务压力较为靠前。2024 年发债城投有息债务规模约 2.3 万亿,排全国第 9;窄口径债务率 139%,排全国第 20;宽口径债务率 288%,排第 9;狭义负债率 54%,排第 17;宽口径负债率 111%,排全国第六[22] 2. 江西省化债成果 - 降低债务增速:2022 年以前江西城投债务增速高于全国平均,2023 年化债以来增长明显回落,2024 年同比不超过 1%,增速低于全国平均[24] - 隐性债务化解:2024 年多地化债成果显著,如景德镇超额完成目标、上饶争取置换限额、赣州“双压降”、宜春化存量遏增量等[25] - 优化债务结构:2024 年银行贷款、债券和非标占比分别为 56.2%、31.5%和 12.3%,较 2023 年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非标占比压降[25] 3. 中部资源型省份——江西省产业结构分析 - 支柱产业: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为重要支柱,铜、钨、稀土储量居全国前列,电子信息产业崛起,汽车及航空产业亮眼[3][29] - 产业升级:2023 年提出产业链现代化“1269”目标,各地级市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31][36] - 转型成效:2024 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2.5%、13.1%,预计研发投入占比达 1.95%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突破 1.3 万亿元,锂电和光伏行业发展靠前,但与发达地区仍有差距[4][37] 4. 区域实力对比——经济、财政、债务分析 - 经济总量:2024 年南昌 GDP 7800 亿居首,赣州 4940 亿排第二,九江、上饶、宜春在 4000 亿元上下,抚州、吉安在 2000 - 3000 亿元,鹰潭、萍乡、景德镇、新余在 1000 - 1400 亿[49] - 财政收入:南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为 526 亿,九江与赣州接近,部分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49][51] - 政策支持:赣南革命老区获较多政策倾斜,《革命老区振兴意见》提供多方面支持,还有相关区域合作方案和对口合作机制[53][54][57] 5. 区域增长潜力如何——人口、收入和房价情况 未提及 6. 区域金融资源如何——存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分析 - 存贷款余额:2024 年江西存贷款余额分别排名全国第 16、第 14 位,处于中游[5] - 金融机构:省内有四家地方城商行和两家担保机构,江西银行、九江银行资产规模超 5000 亿元,还有中航信托等非银金融机构[5] 7. 区域债务对比——城投债余额、估值与择券分析 - 城投债余额:6 月 9 日,省内城投债券余额 7029 亿元,省本级、南昌、上饶和赣州约 1000 亿元,景德镇、宜春、九江在 450 - 500 亿元[7] - 估值分布:存量城投债估值略低于全国平均,各地级市分四档,省本级和南昌收益率最低,萍乡最高[7] - 择券建议:整体债务压力可控,各地市有分化,建议关注 2 - 3 年第三档区域中市级平台及强区县平台;风险偏好低关注第二档区域市级平台 3 - 5 年存续债;5Y 以上超长债集中在省本级和南昌市级[7]
江西省经济财政债务全梳理:化债与转型-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