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锂电池产业链维持超配评级,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聚焦固态电池 [2] - 锂电池下游需求动储双驱有望快速增长,产业链盈利或延续边际改善,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7] - 建议关注电池和材料环节优质公司,以及固态电池材料和设备环节有先发优势的公司 [7] 行情与估值复盘 行业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5日,锂电池指数年初以来累计涨2.25%,跑赢沪深300指数1.61个百分点;固态电池指数涨24.86%,跑赢24.22个百分点 [7][15] 板块估值 - 截至2025年6月25日,锂电池板块整体PE(TTM)为24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16] 锂电池下游需求:动储双驱,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增长,国内市场是最大驱动力 - 中国市场:2025年1 - 5月销量560.8万辆,同比增44%,渗透率达44%;出口85.5万辆,同比增64.6%,占比34.3% [20][22][29] - 欧洲市场:2025年1 - 4月销量113.1万辆,同比增23.3%,渗透率25.4%;下半年或面临挑战 [31][32] - 美国市场:2025年1 - 4月销量51.7万辆,同比增9.9%,渗透率9.4%,前景具不确定性 [36] - 全球市场:2025年1 - 4月销量556.4万辆,同比增25.5%,渗透率约20%;预计2025年达2240万辆 [38][43] 动力电池需求保持快速增长 - 2025年1 - 4月,中国装车量184.3GWh,同比增52.8%;全球308.5GWh,同比增40.2% [47] - 2025年1 - 4月,中国出口52.3GWh,同比增41%,月度环比持续增长 [48] - 预计2025年全球装车量约1142GWh,同比增约28%;中国约807GWh,同比增约47% [50] 全球储能电池需求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 2025年1 - 5月全球出货量196.5GWh,同比增118%,预计全年达530GWh [53] - 中美欧及新兴市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中国预计2025年出货467GWh,同比增42% [55][57] - 2025年Q1中国出口占比60.5%,全球占比达97% [58] 产业链盈利有望延续边际改善 净利润2024年降幅收窄,2025Q1同环比大幅改善 - 2024年营收9679.92亿元,同比降9.92%;净利润592.09亿元,同比降11.09% [61] - 2025Q1营收2353.66亿元,同比增12.62%;净利润183.40亿元,同比增27.44%,环比增63.06% [64] 库存触底回升,资产减值损失趋缓 - 2024年末存货余额2014.36亿元,同比增9.52%;2025Q1末2162.90亿元,较2024年末增10.07% [69] - 2025Q1资产减值损失环比减少64.5亿元 [69] 资本开支持续缩减,产能扩张节奏放缓 - 2024年资本开支1216.73亿元,同比减17.88% [73] 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 产业链价格低位和政策引导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75] - 2024年工信部修订规范条件,2025年发布电池安全新国标 [75][78]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关注受益环节 固态电池高性能优势显著,下游需求持续催化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是下一代锂电池 [80] - 主流车企公布装车时间表,大多计划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上市 [82] - 低空经济驱动固态电池需求,应用场景有望拓宽 [85] 半固态电池量产启航,全固态电池曙光初现 - 半固态电池2024年进入量产阶段,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小批量生产 [89][92] - 2023 - 2024年固态电池出货量从1GWh增至7GWh,预计2030年超600GWh [93]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及材料体系变革趋势 - 固态电池分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路线,硫化物潜力最大 [94] - 中国确立硫化物为主流路线,2025 - 2035年分三代发展 [98] - 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升级,固态电解质、正负极、导电剂均有变化 [101] 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催生设备新需求 - 2025 - 2026年中试线设备需求将起量,市场扩大将带动设备需求增长 [109] - 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电池差异大,设备价值量更高 [109][110] - 固态电池产业化推动设备升级,新增干法电极、等静压、高压化成设备 [110] 投资策略 - 关注电池和材料环节优质公司,以及固态电池材料和设备环节有先发优势的公司 [124][125] - 重点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11家公司 [125]
锂电池产业链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修复向好,聚焦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