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对小米集团维持买入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26日晚小米召开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发布小米YU7、小米MIX Flip2、小米AI眼镜等产品,上调小米汽车2025/26年销量预测,上调目标价至6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2] - 小米汽车产能或为影响汽车业务收入的关键因素,预测小米三期工厂2026下半年开始贡献产能,三个工厂2026年分别提供30/30/10万辆产量,上调小米汽车2025/26年销量至40.0/70.0万辆,上调2026/27年收入预测至6462/7785亿元,上调2026年经调整EPS至2.17元,基于2026年手机x AIoT 26倍市盈率和汽车业务2.2倍市销率,综合汇率因素,上调目标价到67港元 [6]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270970、365906、504404、646164、77851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5.0%、37.9%、28.1%、20.5%;净利润分别为17475、23658、43233、53867、65250百万元人民币;每股盈利分别为0.77、1.10、1.80、2.17、2.61元,同比增长125.7%、41.6%、64.0%、20.5%、20.5%;前EPS预测值2025 - 2027E分别为1.87、2.14、2.46元,调整幅度分别为-4.0%、1.3%、6.3%;市盈率分别为69.5、49.1、29.9、24.8、20.6倍;每股账面净值分别为6.61、7.62、10.76、12.76、15.30元;市账率分别为8.15、7.07、5.00、4.22、3.52倍 [3]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1300、39295、34582、31213、42674百万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5169、-35386、-39619、-29878、-34355百万元人民币,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05、-3999、46394、3082、986百万元人民币 [14]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21.2%、20.9%、22.4%、23.4%、24.1%;EBITDA利润率分别为9.2%、8.4%、11.7%、11.6%、11.7%;EBIT利润率分别为7.4%、6.7%、10.0%、9.9%、10.1%;净利率分别为6.4%、6.5%、8.6%、8.3%、8.4%;ROA分别为5.8%、6.5%、9.6%、10.3%、11.3%;ROE分别为11.3%、13.4%、18.6%、17.8%、18.0%;ROIC分别为9.7%、11.5%、16.3%、15.9%、16.3%;流动比率分别为1.7、1.3、1.7、1.8、2.1;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81.1、67.4、64.6、60.0、55.5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6.1、13.3、12.6、13.0、13.3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98.5、101.2、95.4、78.9、64.9天 [14] 产品情况 - 小米YU7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零百加速3.23秒,最高时速253km/h,标准版续航835km,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10 - 80%最快12分钟,最快15分钟充电620km,智能座舱搭载高通骁龙4nm SoC芯片,辅助驾驶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拥700TOPS算力,YU7/YU7 Pro/YU7 Max起售价分别为25.35/27.99/32.99万元,开售后一小时大定超28.9万台 [6] - 小米首款AI眼镜重量轻至40g,采用金沙江电池技术,电池容量相比同类产品提升64%,搭载1200万像素超透光学镜头,内置五麦克风阵列组合,搭载超级小爱AI助手,支持付款功能,基础版/电致变色版/彩色电致变色版售价分别为1999/2699/2999元 [6]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58.95港元,52周低位15.82港元,市值1262818.65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481.22百万,年初至今变化70.87%,200天平均价46.06港元 [5] 估值情况 - 2026年手机x AIoT收入464479百万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44988百万元人民币,P/E 26.0,估值1280579百万港元;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181685百万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10839百万元人民币,P/S 2.2,估值437603百万港元;总计收入646164百万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55827百万元人民币,估值1718182百万港元,港元兑人民币0.9134,股数25762百万股,目标价67港元 [8]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YU7正式发布,关注产能爬坡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