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工程市场跟踪周报:市场仍待上攻合力-20250629
光大证券·2025-06-29 16:42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量能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市场成交量变化判断市场趋势,捕捉交易情绪变化[22] - 具体构建过程:监测宽基指数(如上证50、沪深300等)的成交量突破阈值,当量能指标进入积极区间时生成看多信号[22] - 模型评价:对短期趋势敏感,但北证50等小盘指数存在信号滞后性[22] 2. 沪深300上涨家数占比情绪指标 - 模型构建思路:利用成分股上涨比例反映市场情绪过热或触底[23] - 具体构建过程: N日上涨家数占比=沪深300成分股中过去N日收益>0的股票数成分股总数N日上涨家数占比 = \frac{沪深300成分股中过去N日收益>0的股票数}{成分股总数} 设置N=230日窗口,占比高于60%为情绪乐观区间[23][27] - 模型评价:能快速捕捉上涨机会,但对下跌风险预警能力较弱[23] 3. 动量情绪指标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双均线交叉判断情绪拐点[27] - 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230日上涨家数占比的慢线(50日MA)和快线(35日MA) - 当快线>慢线时看多市场[27] - 模型评价:需配合其他指标规避震荡市误判[27] 4. 均线情绪指标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八均线体系判断趋势强度[29] - 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8/13/21/34/55/89/144/233日均线 - 当收盘价同时超过5条以上均线时生成看多信号[29] - 模型评价:对中长期趋势判断效果更优[29] 5. 抱团基金分离度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监测基金持仓趋同度判断市场风险[80] - 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抱团基金组合截面收益标准差,标准差越小表明抱团程度越高[80] - 模型评价:可作为市场极端行情的预警指标[8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横截面波动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成分股离散程度反映Alpha机会[35] - 具体构建过程: 横截面波动率=1Ni=1N(rirˉ)2横截面波动率 = \sqrt{\frac{1}{N}\sum_{i=1}^N (r_i - \bar{r})^2} 其中N为成分股数量,r_i为个股收益率[35] - 因子评价:沪深300近期波动率1.84%优于中证1000的2.19%[35][38] 2. 时间序列波动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指数成分股的时序波动特征[39] - 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成分股20日收益率滚动标准差[39] - 因子评价:近期沪深300时序波动率0.59%显示低波动环境[39][41] 模型回测效果 | 模型/因子 | 近期信号方向 | 关键指标值 | |--------------------------|--------------|--------------------------| | 量能择时模型 | 除北证50外全线看多[22] | 沪深300量能信号强度+1.2σ | | 动量情绪指标 | 看多[27] | 快线-慢线差值+0.15 | | 横截面波动率因子 | - | 沪深300周环比+0.23%[35] | | 时间序列波动率因子 | - | 中证500年化波动率0.46%[41] | 因子回测效果 | 因子名称 | 沪深300取值 | 中证500取值 | 中证1000取值 | |------------------|-------------|-------------|--------------| | 横截面波动率[38] | 1.84% | 2.01% | 2.19% | | 时序波动率[41] | 0.59% | 0.47% | 0.27% | 注:所有数据统计区间为2025年6月23-27日[22][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