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或将成为Robotaxi加速渗透元年,Waymo口碑、份额反转且加速扩张,特斯拉入局或颠覆行业规则,产业实质性拐点可能到来 [3][4] - 市场认为Robotaxi是蓝海市场,但对其发展轨迹存在分歧,尝试用五要素判断商业化发展轨迹 [4] - 商业模式是2C运营的三方分润,“金三角”协作风靡,预计混合模式推动行业发展 [4] - 中国Robotaxi分四阶段发展,当前开展联合试点开放路权 [4] - 技术路径有渐进式和跨越式之争,长期胜负未明 [4] - 量产平台迭代降低行车成本,安全员有减配趋势 [4] - 中国Robotaxi消费者接受度处于初级阶段,但多数人态度积极,推荐多维度要素合力加速商业化进程 [4] 各目录总结 产业阶段:稳定爬升的复苏期 - Waymo是全球Robotaxi技术标杆与商业化先行者,2025年口碑、份额反转且加速扩张,周订单和车队数量增长,还与麦格纳合作生产超2000辆捷豹版Robotaxi [8] - 特斯拉垂直一体化自研,2024年10月发布Robotaxi和Robovan,计划2025年推服务,2026年Cybercab投产,其运营和购买成本低,但车主意愿和高峰用车有不确定性 [9] - 复盘产业发展,从2004年到2030年有不同阶段,当前处于稳定爬升的复苏期,2025年有多项积极进展,预计2027 - 2030年持续发展 [11] 分析框架:五要素判断发展轨迹 - 基于商业模式,以政策规划、技术路径、行车成本为核心维度,融入市场认知,通过UE模型辅助验证,明晰商业化进程,对比差异并预判拐点 [16] - 商业模式是2C运营的三方分润,“金三角”分工为技术公司、整车厂、出行平台合作,有聚合、混合、自运营三类主流模式,预计混合模式推动行业发展 [4][20][23] - 中国Robotaxi政策“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分四阶段,当前开展联合试点开放路权 [4][27] - 技术路径有渐进式和跨越式之争,前者以量产车迭代算法,后者直接瞄准L4,国内厂商接近Waymo,特斯拉方案短期难适应中国路况 [31][32] - 行车成本包括整车和运营成本,量产平台迭代可降本,安全员有减配趋势 [4][38] - 中国Robotaxi消费者接受度处于初级阶段,对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更关注,市场教育应提升认知和传递价值 [41] 定量:UE模型 - 对Robotaxi商业模式盈利弹性测算,先提效、再降本,核心看日均收入,日接单数对毛利率影响大 [43][44] 相关标的 - 文远知行2017年成立,在多国开展业务,有五大产品矩阵,2025聚焦ADAS + Robosweeper + Robovan增长,Robotaxi + Robobus平稳发展,具备海内外经验和技术复用能力 [48] - 小马智行2016年成立,致力于全栈式自动驾驶,有三大核心业务,与丰田、广汽成立合资公司推动Robotaxi量产,坚持自研域控制器,成本将降低 [54]
智联汽车系列深度之38暨机器人系列深度之29:Robotaxi的加速渗透元年
申万宏源证券·2025-07-01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