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家出台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收购政策,各地积极响应,虽目前已发行专项债占公示规模比例低,但后续发行有望提速,该政策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稳定市场预期;5月房地产市场延续企稳态势,但库存仍处高位、去库存压力大,债券市场境内融资净流出、境外变化不大,后续政策端有望发力助力行业企稳 [2][8][9] 各部分总结 专项债土地收储情况 - 国家出台政策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收购并细化安排,各地积极响应,截至6月22日已公示超4200块宗地收储计划,资金规模近4777亿元,已发行专项债仅占公示规模36%,后续发行有望提速 [2][3] - 拟收储土地以住宅用地为主,占比超60%,成交时间集中在2020 - 2024年,绝大多数属于地方国企;广东、重庆等地收储项目资金规模居前 [5] - 2025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2月24日广东成全国首个发行专项债用于收购存量土地的省份,45号文发布后发行工作全面提速,截至6月24日多地发行专项债,规模合计约1700亿元,上海发行金额居首 [5] 专项债收储面临挑战 - 收储资金可能不足覆盖项目债务,因政策确定的收地基础价格大多为土地供应价格的70% - 90%,而房企土地大多已抵押融资 [6] - 专项债资金未来偿还依赖收储土地未来收益,但现阶段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周期,土地出让收益有不确定性 [6] - 拟收储土地主体结构单一,绝大多数属于地方国企 [6] 5月房地产市场情况 需求端 - 5月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延续下行,70个大中城市环比上涨城市降至13个,一、二三线城市均下降;但同比降幅自2024年11月起连续7个月收窄,行业延续止跌企稳态势 [9] - 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金额同比降幅分别达4.56%、7.14%,环比分别增长10.34%和13.14%;前5月累计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与上月基本持平;6月重点30城前15日成交面积同比基本持平,一线城市率先回稳,二、三线城市同比下降 [9] 供给端 - 5月百城土地成交总价及溢价率下降,城市间分化明显,上海等高能级城市单月成交总价超50亿元,部分地块溢价率高 [10] - 受上年房企拿地减少影响,5月新开工面积仍处低位,累计降幅同比小幅收窄;竣工面积累计降幅小幅走阔 [10] - 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3月环比下降至7.74亿平方米,但仍处历史高位,去库存压力大;1 - 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同比下降10.70%,累计降幅较上月小幅增加,购房者个人按揭贷款和定金及预付款同比分别下降8.5%和5.0% [10] - 5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降幅缩窄,环比跌幅略有上升,环比上涨城市3个;30个重点城市5月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下跌10%,同比微增4%,增速放缓,高能级城市韧性强但市场分化,刚需与高端改善成交占比提升,刚改需求持续弱势 [10] 债券市场 - 5月境内债券融资金额环比下降,净融资规模呈净流出态势,发行主体为央国企,保利发展发行规模合计115亿元;5月无境外债发行,6月新城发展成功发行3亿美元优先票据,有望带动更多优质房企重启海外融资;同期未新增违约或展期主体 [11] - 6月27日至7月末房地产企业境内债整体到期规模350.12亿元,除央国企外,万科企业到期规模59亿元,市场兑付预期强烈;境外市场主要为前期已违约或展期的房企境外债到期 [11] - 5月房企境内债券日均交易量环比小幅下降,成交热度减弱,投资类地产债券收益率、高收益地产债平均成交价环比均小幅下滑;境外市场中资房企债券交易价格整体无大波动 [12]
2025年6月房地产市场跟踪:专项债土地收储加速,行业延续止跌回稳态势
中诚信国际·2025-07-01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