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7月1日股债双牛,美元指数“九连跌”至96.5附近,黄金价格反弹,国内股市大盘板块修复、小微盘表现不弱、双创板块回调,债市收益率下行,商品市场黑色系与地产后周期品种承压,市场延续结构性行情,尚未有明确主线 [1][4] 复盘与思考 市场表现 - 7月1日股债双牛,股市中季末走弱板块反弹,债市收益率重回下行,美元指数“九连跌”至96.5附近,黄金价格顺势反弹,各交易所金价涨幅均超1.40% [1] 美元指数下跌因素 - 降息预期升温,CME FedWatch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达96.2%,鲍威尔鸽派表态及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强化降息预期 [1] - 美国总统施压美联储,市场担忧鲍威尔任期结束后美联储独立性减弱 [2] - 临近7月9日,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协议预期升温,关税税率不提升降低通胀风险,推升美联储降息可能性 [2] - 美国减税和支出法案在参议院审议,其带来的巨额债务让投资者担忧美元汇率 [2] 美元指数跌幅对比 - 2017 - 2018年“欧强美弱”推动美元指数从高位下跌约15%,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最大跌幅为12.5%,本次跌幅可能大于15%,或至少跌到90 - 95区间 [2] 美元走弱影响 - 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提供支撑,黄金、原油价格走强,铜价表现强劲,LME铜期货价格自4月7日以来涨幅达13.61% [3] 国内资产表现 股市 - 大盘板块温和修复,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红利分别上涨0.39%、0.17%、0.81%;小微盘表现不弱,中证2000、万得微盘股指上涨0.28%、0.60%;双创板块回调,科创50、创业板指下跌0.86%、0.24% [4] 债市 - 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0.7bp、1.0bp至1.64%、1.85%,10年、3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10%、0.28% [4] 商品市场 - 黑色系与地产后周期品种承压,焦煤、焦炭、铁矿石、螺纹钢、玻璃等价格下跌,仅热轧卷板小涨,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工业硅与多晶硅价格回调 [4] 资金面 - 跨季结束资金面回归宽松,今日逆回购到期规模4065亿元,央行续作1310亿元,净回笼2755亿元,资金价格全天快速下台阶,7月流动性有望重现6月中旬舒适状态 [5] 存单融资成本 - 部分股份行1个月、3个月存单发行利率降至1.51%、1.56%,较跨季前下行5 - 10bp,大型国股行1年期品种发行利率降至1.62%左右,与跨季前持平 [5] 现券市场 - 长端利率等待方向,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未明显脱离1.65%、1.85%一线,市场关注三季度供给情况和“失踪的”国债买卖业务公告 [6] 国债供给情况 - 三季度国债发行计划调整,7月与9月部分期限国债发行时点腾挪,8月未调整,无新增或减少期数,10年国债(250011)单期发行量降至1310亿元,7年国债(250007)单期发行量为1050亿元 [6] - 国债供给节奏调整或因三季度到期规模低于二季度,以及与地方债发行相配合,不排除部分7月新增地方债发行任务顺延至9月,三季度逐月政府债净供给规模或在1.2万亿元左右 [7] 国债买卖业务 - 截止7月1日晚间,央行未公告6月国债买卖情况,6月大行在二级市场净买入1年内、1 - 3年国债925、1346亿元,同时大额减持超长国债、信用债、二永等,整体净买入规模不足200亿元,操作原因待确认 [7] 债市行情 - 增量货币政策是长端利率破位下行关键,7月央行降准降息概率不高,在银行、保险、理财增量资金作用下,国债曲线有走陡趋势,超长端30Y - 10Y利差有压缩可能 [8] A股行情 - A股小幅上涨,结构性行情延续,万得全A上涨0.27%,成交额1.50万亿元,较昨日缩量208亿元,银行和其他品种呈“跷跷板”行情 [8] 银行板块 - 2024年以来银行行情演绎为持续上涨后短暂回调再上涨,万得银行指数6月27 - 30日下跌3%左右,今日反弹1.51%,可观察后续走势进行右侧博弈 [9] 其他板块 - 午后银行调整时,资金尝试周期、消费、创新药、科技小票四个方向,但未形成合力 [9] 港股及市场整体 - 今日港股休市,万得陆股通等权指数小幅缩量且以0.39%涨幅跑赢万得全A,外资可能非近期上涨行情主要动力,市场走强或由内生力量推动 [11] - 市场延续结构性行情,无明确主线,隐含波动率下降,沪300ETF IV今日下降2.8%至2020年以来历史低位,分位数水平仅4%,行情结构性特征或延续,板块可能轮动,科技、消费和红利可能是轮动项 [11]
资产配置日报:美元怎么了?-20250701
华西证券·2025-07-01 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