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收专题:关于央行买债的理解
开源证券·2025-07-02 22: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行买债主要是长期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重启买债或只是时间问题,对债市和流动性的影响中性,2024年买债影响明显或受买债方式和预期导致,当前买债方式或变化对债市利好相对有限,若下半年经济未明显下行债市收益率有望上行 [2][3][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央行买债定位及历史演变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2024年8月央行正式开展国债买卖操作 [2] - 央行买卖国债定位一是丰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二是就长期国债收益率与市场加强沟通,实际主要是货币投放渠道 [2] - 央行长期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演变路径为外汇占款→降准→国债买卖,当前降准空间小,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是成熟投放渠道 [2] 央行买债对债市和流动性的影响 - 降准对债市和流动性影响中性,需比较“降准投放的流动性”和“流动性缺口+其他渠道回笼的流动性”,市场只能通过资金利率变化观察央行意图,历史上降准后资金利率多数无明显变化 [3] - 央行买卖国债理论上类似降准,对债市和流动性影响中性,如日央行常态化购债但日债收益率显著上行 [3][4] 2024年央行买债影响及原因 - 2024年央行买卖国债对短端国债影响明显,2年国开 - 2年国债利差在8 - 12月买债期间升至接近40BP,正常利差区间为10BP - 25BP [5] - 原因一是买债方式可能是大行二级市场买入后央行从大行买入,大行若以定量任务买债对价格不敏感致收益率压低;二是市场对宽货币预期明显,央行买债强化预期使3年以内国债二级市场供需失衡收益率下行 [6] 2025年央行买债情况及对债市影响 - 2025年5月12日大行买入3年以内国债或为央行重启买债做准备,时间与5月7日金融三部门发布会有关 [7] - 当前2年国开 - 2年国债利差处于合理范围或与大行买债方式变为挂单买入有关 [7] - 央行公告买债时点或需政策层指导或收益率明显上行,央行买债对流动性影响中性且买债方式变化对债市利好有限,若下半年经济未明显下行债市收益率有望上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