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行业轮动型投顾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跟踪不同行业的市场表现,动态调整行业配置以获取超额收益[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基于股票型投顾产品的行业配置数据,计算各行业配置比例变化 - 选择增配比例最高的行业(如有色金属+1.29%、医药生物+1.16%)作为重点配置方向[35] - 减配表现较差的行业(如房地产-1.22%、电子-0.40%)[35] 模型评价:6月行业轮动策略表现突出,收益达4.41%,优于其他策略类型[13] 2. 模型名称:红利因子配置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增加红利类基金的配置比例,获取稳定收益[3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监控红利基金配置比例变化(6月从5.17%增至5.38%)[37] - 结合宏观经济判断(如国内复苏预期)调整配置权重[37] 模型评价:具有防御性特征,在市场波动时表现稳定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行业轮动型投顾模型: - 6月绝对收益4.41%[13] - 近1年收益率未明确披露(需参考图3)[17] 2. 红利因子配置模型: - 6月配置比例增长0.21个百分点(5.17%→5.38%)[37] - 近1年超额收益未明确披露(需参考图6)[4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微盘股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小市值股票的超额收益机会[4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统计底层资产中微盘股配置比例(6月从5.48%提升至5.52%)[41] - 结合市场流动性环境调整因子暴露 2. 因子名称:港股配置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港股与A股的溢价差异获取套利机会[4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跟踪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52] - 调整港股配置比例(6月从8.39%增至9.37%)[49]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微盘股因子: - 6月配置比例上升0.04个百分点[41] - 近6月收益未明确披露(需参考图8)[42] 2. 港股配置因子: - 6月配置比例增长0.98个百分点[49] - 近1年QDII港股类基金收益45.3%(但6月减配5.3%)[54] 注:部分指标取值需结合图表数据补充,研报中未明确披露所有回测细节[17][40][42]
基金投顾产品月报系列(19):基金投顾产品6月调仓一览-20250704
开源证券·2025-07-04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