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核心观点 - 智驾与机器人催化使乘用车和汽零板块获超额收益,乘用车市场格局加速收敛,自主车企出海加速,L2与L4放量带动智驾产业链增长,人形机器人领域有边际变化,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相关车企、智驾标的和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公司 [7][8][110] 各部分总结 智驾+机器人催化下乘用车&汽零板块超额收益明显 - 2025H1申万汽车板块涨8.91%,领先沪深300指数8.88pct,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超额收益明显 [16] - 乘用车板块因智驾平权战略价值重估,后因负面舆论回调,价格战强度有望减弱 [16] - 汽车零部件板块受人形机器人相关催化上涨,短期回调不改长期趋势 [16] - 截至2025H1,申万汽车板块PE(TTM)26.1倍,处于近5年31.25%分位点,汽车板块估值仍处历史较低水平 [20] 乘用车市场格局有望加速收敛 - 政策支持下2025年1 - 5月乘用车零售销量882万辆,同比+9.2%,价格战使新车折扣率达19.7%,同比+1.6pct [27] - 2025年1 - 5月新能源销量434.4万辆,同比+33.6%,零售渗透率49.3%,同比+9.0pct,自主厂商份额达64.3%,同比+7.8pct [31] - 预计2025年乘用车零售销量2405万辆,新能源零售销量1359万辆,渗透率56.5%,政策托底和新品储备支撑预测 [35] - 家用车和豪华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有上行空间,自主车企在中低端市场占主导,高端市场有提升空间,2025年是冲击高端关键年 [41][44] - 市场竞争焦点将从价格战回归产品力,关注经营效率和智能化能力强的车企 [47] 自主车企全面加速出海 - 2025年1 - 5月乘用车出口242.0万辆,同比+15.2%,新能源出口112.3万辆,同比+31.6%,插混车型成增长动力 [54] - 拉丁美洲出口量第一,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增速亮眼 [54] - 2025年自主车企海外产能密集落地,预计10座工厂投产,产能79万辆,新势力车企加速出海 [57] - 自主车企凭借电动化和智能化优势提升全球市占率,海外市场有望成重要利润来源 [60] L2&L4双双放量,智驾产业链增量可期 - 主流车企推进智驾平权,2025年L2.5渗透率有望超20%,比亚迪等车企对车型配备中高阶智驾功能 [66] - 规模效应和大模型赋能降低软硬件成本,L3级产品落地提升智驾体验和消费者重视度 [70][74] - 预计2025年L2.5以上车型销量超550万辆,渗透率22.9%,2030年基本全覆盖 [79] - Robotaxi受政策和成本支撑加速拓展,订单规模增长,2026年有望成本低于传统出租车 [83][86] - 关注智能硬件零部件、整车和运营平台的增量机会 [89] 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边际变化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向工业落地,优必选等获订单,头部厂商2025年产量达千台级别,有望形成飞轮效应 [95][99] - 人形机器人在认知决策、续航耐久、精巧操作和运动控制方面有痛点,代表未来进化方向 [102] - 关注灵巧手、丝杠和传感器等核心增量环节 [106]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受益于格局收敛和出海的自主车企、智驾领先标的、智能驾驶产业链核心标的和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公司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