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周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结构化总结: ---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指数增强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多因子选股策略在跟踪基准指数的基础上获取超额收益[11][36] - 具体构建: 1. 基准指数选择(如沪深300、中证500等) 2. 因子库构建(估值、动量、质量等因子) 3. 组合优化控制跟踪误差 4. 动态调整权重 - 评价:适用于市场风格稳定的环境,需警惕风格切换风险 2. 量化对冲模型 - 构建思路:利用股指期货对冲市场系统性风险,获取绝对收益[11][36] - 具体构建: 1. 股票多头组合构建(量化选股) 2. 空头端采用股指期货对冲(如IC、IF合约) 3. 计算对冲比例(最小化组合波动率) - 评价:收益稳定性高,但受基差波动影响较大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自由现金流因子 - 构建思路:筛选企业自由现金流稳定的标的[52][54] - 具体构建: 标准化后分层回测 - 评价:长期有效性显著,但短期易受行业周期影响 2. 专精特新因子 - 构建思路:聚焦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市值与成长性[12] - 具体构建: 1. 样本筛选: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 2. 因子计算: - 评价:政策导向性强,需结合流动性调整 3. 港股通高股息因子 - 构建思路:捕捉港股高股息标的的低估值机会[48][52] - 具体构建: 剔除股息支付率>100%的异常值 --- 模型的回测效果 | 模型/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 | 最大回撤 | IR | 胜率 | |--------------------|--------------|----------|------|-------| | 指数增强模型 | 8.94%[36] | -15.23% | 1.52 | 68.7% | | 量化对冲模型 | 5.33%[36] | -4.81% | 0.89 | 75.2% | | 自由现金流因子 | 12.6%[54] | -18.4% | 1.78 | 71.3% | | 专精特新因子 | 9.8%[12] | -22.1% | 1.21 | 63.5% | --- 因子的回测效果 | 因子 | IC均值 | ICIR | 分组收益单调性 | |--------------------|--------|-------|----------------| | 自由现金流因子 | 0.082 | 2.34 | 显著[54] | | 专精特新因子 | 0.065 | 1.87 | 部分显著[12] | | 港股通高股息因子 | 0.071 | 1.95 | 显著[48] | --- 注:所有测试结果基于2025年7月4日前数据[36][54],未包含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内容。
首只公募REITs十年封闭期将满,北交所迈入“双指数”时代
国信证券·2025-07-06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