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观察双周报系列之三:弱美元与“去美元化”是两码事-20250708
申万宏源证券·2025-07-08 16:45
近期美元走弱驱动 - 截至7月4日,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较5月12日高点贬值4.7%,兑发达和新兴经济体货币多贬值[1][9] - 6月10日以来,联邦基金利率隐含降息次数由1.8次升至2.7次,10Y美债利率下行23bp,主因通胀、经济低于预期及联储官员放鸽[1][10] - 伊以冲突缓和使美元“避险”退坡,截至6月24日,美元指数非商业多头净持仓处历史9.9%分位[2][18] 勿将周期当趋势 - “东升西落”对美元汇率影响有限,剔除估值效应,美国GDP占全球比重与美元指数相关性弱,中美经济强弱对美元指数影响小[2] - 过去几年“去美元化”未加速,剔除中国,美元占全球储备比重由2016年的55%降至52%,2022年以来国际支付份额不降反升[2][33] - 年初以来资金流向非美市场持续性存疑,4月外资抛售美债,5月中旬回流,美债配置再平衡难短期完成[3][38] 美元汇率走强情形 - 通胀压力或使降息后置,6月以来美国高频零售价格上涨,企业或在关税成本显现1 - 3个月内涨价,伊以冲突或使美元因“能源货币”属性反弹[47][49] - 截至6月24日,欧元、日元、英镑兑美元净多头持仓头寸分别为90.5%、98.9%、87.9%,短期或有松动[54] - 《美丽大法案》或使2025 - 2027年年均实际GDP增速提高0.2个点,2026、2027年效果最高可达0.6%,还会影响欧、日货币政策节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