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随着城镇化率达到相对高位,中国城镇化增长斜率放缓,城市发展趋势从扩容转向提质,从建设现代化城市转向建设人民城市。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心在于以人为本、分类施策及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新阶段重要抓手。应关注室内设计、建筑建材等相关领域投资机会 [1][2][4] 城市发展道路复盘 - 中国城市发展历经三阶段转型,从1960年代控制人口规模,到1978年开启城镇化进程,再到2015年进入质量变革新阶段。当前城镇化增长放缓,城市发展重心转向以人民为核心 [1][8][11] - 1960 - 1963年,“过度城市化”出现,政策控制城市人口,全国城镇人口减少,城市化率回落 [9] - 1978年,城市建设转折,城镇化快速增长,城市化率、城镇人口规模和城市数量大幅提升 [10] - 2015年,城镇化进入质量变革阶段,确立新型城市治理框架,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群 [11] - 2015 - 2024年,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但增速放缓,进入加速期后半程,人民对城市品质要求提高 [12] -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强调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14] 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心 - 国务院2024年7月印发计划,力争5年内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70%,提出4项重大行动及相关任务和政策措施 [2][28]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体现“以人为本”,包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任务和激励政策 [28][29][31] - 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和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体现“分类施策”,前者构建城镇格局,后者培育都市圈 [28][29][32] - 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凸显城市更新战略地位,包括老旧小区改造等任务和政策支持 [28][29][34] 城市更新的新内涵 城市更新的概念 - 城市更新是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升的有机再开发过程,西方历经四个阶段,我国城市更新是旧改与棚改的升级拓展 [35][39] - 旧改包括再开发、整治、保护;棚改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城市更新内涵多维重构,主要步骤包括申报立项等 [38][39] 城市更新政策演变 - 我国城市更新政策历经“棚改破局→旧城综合整治→国家战略多维拓展”,目标和驱动模式不断演变 [42] - 2013年,棚改破局,聚焦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工矿棚户区更新 [42] - 2014 - 2019年,旧城改造内涵深化,推进居住环境与基础设施综合整治 [43] - 2020年至今,城市更新上升为国家战略,行动框架多维度拓展 [45] 城市更新重点任务 -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重点任务,包括社区、城市和社会层面 [52] - 社区层面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涉及房屋翻新重建、修缮和适老化改造 [54] - 城市层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增效能,如排查隐患、建设管网等 [55] - 社会层面强调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 [56] 城市更新配套资金支持 - 十四五以来,中央安排补助资金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等项目 [60] - 2025年4月,财政部通知探索建立保障机制,对入围城市定额补助,与2024年政策有异同 [61][65] - 中央补助资金有精准引导和杠杆放大效应,对地方有多重意义 [62] 城市更新投资图谱 - 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升阶段,城市更新是必然选择,建议关注室内设计等相关领域 [4][66] - 报告列出城市更新细分领域潜在标的公司 [67]
房地产风向标系列:人民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更新
天风证券·2025-07-15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