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系列报告(一):未来已来,固态电池行业迎来产业驱动
国投证券·2025-07-16 2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是新一代革命技术,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寿命方面显著优于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已步入产业化期,全固态电池尚处于研发阶段,2027 年有望实现量产 [1] - 固态电池生产流程革新驱动制造设备升级,前、中道工艺变化大,后道改用高压化成设备 [2] - 固态电池带动下游产业升级,eVTOL 和人形机器人行业带来电池应用增量空间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固态电池:电池新一代技术革命,应用空间广阔 -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及隔膜,工作原理基于锂离子在固态电解质中的迁移 [15] - 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温度适应性和充电速度上优势明显,半固态电池已步入产业化,全固态电池有望量产 [20] - 固态电池正极发展方向是高能量密度体系,负极从石墨负极向硅基负极、金属锂负极发展 [24][25] - 固态电池下游应用场景多元,可解决传统领域痛点,引领新兴领域发展 [27] - 固态电解质分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大体系,各有优劣和应用场景,主流路线聚焦硫化物 [30][31][32]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固态电池发展,明确“全固态电池”定义,推动行业规范化 [33][34] - 海外企业全固态电池预计 2026 年后量产,日韩和欧美企业研究布局较早,国内企业聚焦高镍三元 + 碳硅负极 + 硫化物路线,预计 2027 年前后量产 [36][37][38] 工艺革新驱动制造设备升级 - 传统液态电池生产分前、中、后道环节,固态电池前道可采用干法或湿法,中段取消隔膜、注液工艺,新增胶框印刷、等静压,后段改用大压力化成 [41][42][44] - 前道引入干法工艺需新增干法电极、涂布设备等,干法电极成本低,涂布设备确保电极材料均匀,辊压设备要求提升 [46][47][52] - 中道叠片工艺有望成主流,配套设备精度要求高,胶框覆合技术提升极片贴合度,等静压设备解决致密化与界面问题 [58][59][63] - 后道固态电池需高压化成,以解决固 - 固界面接触问题,激活离子传导通道 [78] 带动下游产业升级,eVTOL + 人形机器人打开增量空间 - 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日本第一、中国第二,2022 年以来研发和产业化有进展,预计 2030 年左右产业化,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和出货量将快速增长 [82][85][88] - eVTOL 对电池性能和安全性要求高,固态电池与之契合,政策引导下有望率先在 eVTOL 市场放量,国内电池企业密集加码低空经济赛道 [92][94][95] - 人形机器人存在“能源之困”,固态电池可解决续航、体积、极端温度等问题,未来或成为其能源系统首选,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 [98][99][10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具备资本、技术优势的头部电池环节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设备环节如纳科诺尔、宏工科技等,新材料、新技术环节如夏钨新能、天赐材料等 [3][102] - 纳科诺尔是锂电辊压设备龙头,推进干法电极设备,受益于新能源产业扩张与固态电池技术迭代 [105] - 宏工科技积极布局固态设备,攻克工序核心环节,混合均质一体机表现亮眼 [114][117] - 赢合科技是整线解决方案龙头,通过湿法 + 干法双技术路线并行深度布局固态电池设备领域 [121][125] - 先导智能领跑固态电池装备新周期,全链条设备发展,设备进入欧美日韩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 [129][132] - 利元亨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覆盖,产线步入量产,与多家企业合作助力固态电池行业发展 [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