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深度报告:寻找内需增量,发挥最低工资的“灯塔效应”
东吴证券·2025-07-17 17:20

最低工资的灯塔效应 - 最低工资上调不仅提高低收入群体工资,还能对高于最低工资线群体产生溢出效应,起到“扩中提低”作用[4][12] - “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年均增速达13%左右,劳动报酬占GDP比重2010 - 2015年提高2.7个百分点;2015 - 2020年增速下降,比重仅提高0.8个百分点[4][13] 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现状 - 实行多元最低工资制度,各地区标准不同,由省级政府调整确定,省内通常有3 - 4档[19] - 有月和小时两种最低工资标准,小时最低工资换算后更高,考虑了社保等因素[20][21] - 大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标准2 - 3年调整一次[21] 国际最低工资制度实践 - 全球90%国家建立最低工资制度,84%成员国法定,6%经谈判协商确定[24] - 52%国家采用单一最低工资制度,48%采用多元制度,其中18%按行业划分等[24] - 2019年全球3.27亿有薪劳动者薪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占比19%左右,集中在农林牧渔等行业[30]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议 - 设定增长目标,适度高于经济增速,逐步将最低工资相对于平均工资和人均GDP比例提高到50%左右[40][41] - 采取分类制度,结合“法定 + 集体协商”,每年调整,考虑多类行业职业,建立技能工人评价体系,赋予不同企业系数,设定不同行业标准并强化监督[41][42][43][44][45] 风险提示 - 不同历史时期最低工资增速受宏观环境和政策影响,历史比较需注意风险[4][46] - 不同国家最低工资制度细节差异大[4][46] - 政策落地存在不确定性[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