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太阳能厂商再掀“双反”波澜,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本地多家太阳能制造商向政府请愿,要求对来自印尼、印度、老挝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征收“双反税”,提出请愿的是“美国太阳能制造与贸易联盟”,该联盟此前推动对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的太阳能组件征税并获成功,如今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尼、印度、老挝,成为本轮调查新焦点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东南亚太阳能产业的“转移之旅” - 2022 - 2024年美国对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征收“双反税”,致中国企业转移产能受限;2025年初,印尼、老挝因无关税保护,吸引大量组件产能;如今,印尼、老挝、印度成为新一轮关税潜在目标,或再次促使“产能搬迁” [2][9] - 印尼有大量中资企业投资的太阳能组件产能,已建产能超25GW,待建产能规划达20GW以上,是头部组件企业海外基地的重要电池片来源;印度电池组件总产能在一年内几乎翻倍,大量新产能上马;老挝被指为“低价组件替代通道”,有中国企业投资,产品用于向美国出口 [2][9] “双反税”下的产业冲击波 - 若本轮调查通过,美国可能对来自三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将改变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格局,冲击在这些国家运营的中资企业及相关产业,增加美国太阳能产业不确定性,引发连锁反应 [3][10]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8月审议请愿,若通过则60天内启动调查,届时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将面临重大调整,中资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可能受阻,美国本土产业也将在“保护”与“竞争”中寻找新的平衡点,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将被重新塑造 [3][10] 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下的全球光伏产业新机遇 - 短期来看,此举措促使在印度、印尼和老挝运营的中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重新审视自身战略布局,加速技术创新与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拓展多元销售渠道,实现更稳健可持续的市场拓展 [4][11] - 长远而言,这一事件将激发全球光伏产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各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使产业从单纯的成本竞争向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等多维度竞争转变,促使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更加多元化、分散化,降低贸易风险集中度 [4][11] - 相关企业有更多动力提前布局,积极应对贸易风险,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等方式,提升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韧性;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将更加重视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贸易争端,有利于营造公平、稳定、有序的国际贸易环境,为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4][1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受益于此“双反”提议的美国本土光伏制造商【First Solar】,以及传统能源及工业设备行业的相关标的:【WILLIAMS】、【KINDER MORGAN】、【NVENT ELECTRIC】、【VISTRA】 [5][12]
美再启东南亚光伏"双反"调查:贸易保护浪潮下的全球供应链重构与产业突围
海通国际证券·2025-07-18 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