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稳健+成长"风格,在红利资产中筛选兼具防御性和成长性的标的[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基于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作为基准 2. 通过主动量化方法筛选50只个股,侧重红利质量因子(如股息率、盈利稳定性)和成长性指标(如ROE、营收增长率)[15][19] 3. 采用月度调仓机制,动态调整组合权重[15] - 模型评价:在红利资产回调阶段仍能保持超额收益,体现攻守兼备特性[16][22] 2. 模型名称:央国企高分红3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聚焦央国企标的,筛选高分红且低波动的个股[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以中证中央企业红利指数和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为初选池 2. 结合股息率、波动率因子排序,选取前30只个股[19] 3. 采用等权重配置[15] 3. 模型名称: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量化方法在电子行业全赛道均衡选股[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以电子行业指数为基准 2. 综合估值、动量、盈利质量因子构建复合评分[8][26] 4. 模型名称:电子板块优选增强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聚焦电子细分赛道龙头企业[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进入成熟期的电子三级行业(如印制电路板)[26][31] 2. 结合市值因子和盈利增速因子优选个股[8]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红利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在传统股息率基础上增加盈利质量筛选[1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其中ROE稳定性采用过去3年ROE标准差倒数[19] 2. 因子名称:央国企分红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央国企特殊分红能力[1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结合股息支付率和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构建加权指标[19]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 - 2025年初至今超额收益:4.76%(vs 中证红利全收益)[22] - 本周超额收益:0.85%[16] - 红利类基金分位数:35%[22] 2. 央国企高分红30组合 - 本周超额收益:0.11%(vs 中证红利全收益)[16] 3. 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 - 2025年初至今超额收益:2.40%(vs 电子行业指数)[8] 4. 电子板块优选增强组合 - 2025年初至今超额收益:5.83%(vs 电子行业指数)[8]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红利质量因子 - 细分指数周度平均收益:0.88%(vs 中证红利指数超额显著)[16][19] 2. 央国企分红因子 - 央国企红利指数周度收益:0.08%(优于纯红利指数)[19] --- 注:所有模型均采用主动量化框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业逻辑驱动因子筛选[14]
攻守兼备红利组合超额扩大
长江证券·2025-07-21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