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策略快评】犹豫·理解·共识:16年供给侧改革三部曲
华创证券·2025-07-21 17:03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将“反内卷”视为新一轮供给侧改革,若顺利推进有望改善价格低迷表现,影响资产配置,股债配置或向股市倾斜,哑铃策略可能切换至大盘成长 [2] - 通过复盘15 - 16年供给侧改革脉络,回答政策何时发力和股市、机构投资者何时反应的问题 [2] 15/11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政策发力 - 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政策发力信号,但初期市场存疑,因产能过剩问题久未显著成效,此前政策关注但未解决问题,2008年“四万亿”刺激致产能扩张,2012 - 2016Q1工业产能利用率下行,商品价格下跌 [19] - 供给侧改革涉及央地关系调整,15 - 16年政策落地背后是地方财政压力缓解,地方政府关注经济总量,中央兼顾价格因素,持续低价影响多部门,15 - 16年地方财政改善,一方面优化钢铁、煤炭行业供给,另一方面房地产宽松拉动土地出让收入 [5][20] - 16年供给侧改革变化:效率高,从提出到文件出台仅3个月;要求高,强制压降整体产能;财政等配套措施跟进,化解地方担忧;地方考核约束,释放政策决心;需求侧政策配合,土地财政改善地方收入压力 [5] - 本轮政策关注点:地方财政压力能否持续缓解,尤其上半年土拍能否延续;具体行业政策文件;地方考核约束与配套措施 [5][39] 市场反应情况 - 15年底商品价格筑底企稳,15/11和15/12会议催化,供给约束和补库预期推动,螺纹钢、动力煤价格16年上涨,16H2加速上行 [6][44] - 16年中股价企稳,上半年股市审慎,未显著参与行情,1 - 6月钢铁、煤炭行业下跌,同期上证指数也下跌,下半年基本面拐点明晰,PPI转正上行,上市公司业绩好转,钢铁、煤炭行业股价上涨,成交放量 [47] - 16年底机构投资者加速入场,机构需基本面佐证,16年下半年开始加仓,16年底后加速,公募对钢铁、煤炭行业仓位变化不同 [48] - 本轮关注供给出清能否带动价格回升,通过“M1→PPI→EPS”传导至A股业绩回暖,市场确立“反内卷”信仰核心在于基本面验证,建议关注M1变动,今年以来M1同比持续改善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