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房租赁条例》点评:破局租赁痛点,确立租购同权
东北证券·2025-07-22 19: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住房租赁条例》通过强化监管、保障住户权益等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同时“非居改住”有助于存量库存去化 [5] 各目录要点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16日,国务院总理签署第812号令,公布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 [2] 供给端 - 盘活存量资源,扩充租赁供给渠道,推动租购住房权益同等化 [2] - 《条例》鼓励居民自有住房入市、企业改造非居存量资产转化为租赁房源,并通过“租购同权”保障承租人公共服务平等化 [2] - 当前“非居改租”模式受制于改造成本高企、产权性质调整障碍、消防等审批标准适配不足等问题,后续相关配套政策有望优化 [2] 保障端 - 注重租客权益,严守非居住空间禁租底线,实施强制合同备案制度以规范市场运营 [3] - 《条例》要求禁止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设定人均租住面积下限、押金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全量合同实名备案 [3] - 合同备案趋严为政府提供市场动态监测抓手,降低租客押金损失风险,未来租赁市场将更透明规范,房东和住户合法权益将得到更有力保护 [3] 企业端 - 强调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我国租赁行业机构化率将显著提升 [4] - “十四五”时期全国计划筹集保租房870万套,2025年是收官之年,住房租赁市场正从大规模筹集建设进入存量提质阶段,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租赁行业机构化率仍较低,租赁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 - 未来政策有望从供需两端持续优化,加大供给侧力度并激发市场需求 [4] 监管端 - 构建租金动态监测体系,完善行业信用监管机制,引导市场规范发展环境 [4] - 《条例》要求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稳定市场租金,为租赁双方提供租金参考依据,提升交易公平 [4] - 《条例》要求强化行业监管与信用体系建设,将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并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租金监测与信用监管将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减少违约及欺诈行为,为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提供支撑 [4] 投资建议 - 方向上建议关注市场化租赁企业(经纪机构)、开发经营服务并重房企 [5] 行业数据 - 成分股数量102只,总市值11473.13亿,流通市值5300.15亿,市盈率(TTM倍)42.17,市净率(LF倍)0.77 [8] - 成分股总营收(25Q1亿)3164.87,成分股总净利润(25Q1亿) -92.87,成分股资产负债率(25Q1%)75.05 [8] - 涨跌幅方面,绝对收益1M为8%、3M为1%、12M为18%,相对收益1M为2%、3M为 -7%、12M为3% [8]